《悲惨世界》读后感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之前读《悲惨世界》时,就觉得法国(国外)小说难读,这次读《红与黑》仍然是这种感觉。太难下手了,但是下手后又回味无穷 。

读这本书,更多的还是在于它名气大。因为于连索来尔,因为书名的独特。更多的应该是主人翁于连的发家奋斗史,他那野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突破重重社会阶级,达到人生的顶峰,最后气极败坏下做出蠢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一个木匠的儿子,因为得知学习神学能改变现状,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拉丁文的圣经背诵了下来,因此得到了市长大人的赏识,请他做了家庭教师。而为了维护家庭教师这一工作,于连又靠英俊潇洒把市长夫德莱纳人拿下。事情败露后,逃到贝藏松学习。在神学院中因过人的学习才能,被主教赏识,最后推荐给了德拉穆尔侯爵府当秘书,从此又和拉穆尔小姐好上了。要不是因为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举报信,于连索拉尔先生还会一直过着他那高贵骑士的幸福生活。但是看到举报信后的于连气急败坏,枪杀德莱纳夫人未果。却摊上了牢狱之灾,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整个于连,就是一个不二少年。正是因为他的不二,让他获得许多和失去许多。不二的性格,让他在神学上大有“所成”,让他在阶层跃升上一路过关斩将,包括获得的爱情。但也因为他的不二,差点将爱她的德莱纳夫人杀害,把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打破,让贵族们为之愤怒,将原本可以不用减轻量刑的他送上了断头台。

读《红与黑》还让我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前一直以为像《悲怪世界》才是现实主义,你看看多苦,多现实(偷笑)。读完《红与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我发现于连老先生更现实,他在整部小说中可谓把现实主义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而《悲怪世界》中的一切情节,还是在按照来阿让的设想在走,我想这就正好衬托出了浪漫主义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悲惨世界》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