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之《穷查理宝典》二

昨天我们说到查理·芒格和他的《穷查理宝典》,重点解读了他那句著名的话——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这句话其实解读的角度很多,今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聊一聊。

这就不得不提到亚当·斯密。

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是《国富论》的作者,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核心主张就是,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利来工作,但是经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组织,最后就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但是,亚当·斯密身上还有一个悖论,就是他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很多人就说了,你看,亚当·斯密也不是让大家都追逐私利吧,他还主张每个人应该有道德,讲情操啊。

听起来,亚当·斯密也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又强调要注重私利,又强调要注重道德。那他到底是个啥意思呢?

说实话,面对这个所谓的“亚当·斯密悖论”,我也曾经很困惑。不过,去年我在万维钢老师的订阅专栏《精英日课》里看到了一个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亚当·斯密的逻辑是一致的,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种矛盾。

先插一句,为什么追逐利益,在道德上被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事呢?这是有原因的。

比如在中国,最早的儒家其实并不反对经商,孔子就不反对。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这个子贡就是一个大商人,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就是他提供的。

那为啥秦汉之后的人,对商人的道德评价越来越低呢?

有这么一个解释,说不是商人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而是在当时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之下,官方要收取商业税非常困难。农民种地,土地是实打实在那的,面积多少,丈量一下很容易。而商人就不同了,当时没有银行,商人赚的钱都是自己存着的,根本没法统计。没法统计,征税就存在困难。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特别不喜欢商人,只能在制度和道德上打压他们。

中国古代说,士农工商,商人是所谓的“四民之末”,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道德习惯了。你设身处地想想看,你要是秦皇汉武那样的皇帝,对一波天天流动,思想活泛,能挣钱,你又在他身上收不着税的人,你是不是也挺烦的?实际上,欧洲对商人的道德歧视,也出于类似的原因。这是一种解释。

如果脱出这个背景,再来看经商挣钱,谋取私利这件事情,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也没有什么不正当的。每一个人趋利避害,这是任何物种能够繁衍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好,回到亚当·斯密,他为什么要写一本《道德情操论》呢?

亚当·斯密的出发点,仍然是每一个人能够利益最大化。只不过,两本书功能不一样:《国富论》说的是在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的情况下的原则,而《道德情操论》说的是熟人之间打交道的原则。

比如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就讲了这样一个情景。

假设在伦敦有一位非常得体的道德绅士,他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听说有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死了好多人。他会怎么做?

正常的逻辑是,首先他会担心一下自己,所以把地图拿出来,看看中国在哪。一看,中国离那么远,先暗自松一口气,然后会点上一只蜡烛,为中国人祈祷一下。之后,他就会该干什么干什么,因为在感觉上,中国地震远没有邻居家房子塌了重要。

对啊,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行事的规则,远近不同,我们的道德担忧就不同。

在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的现代社会还没有成型,当时人的主要生活场景,仍然是熟人的小圈子。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维持良好的社交圈子通常是150人,这叫“邓巴数字”。在这些人当中,能建立起无条件信任和关怀的,一般也就5-10个人。剩下人的处境和生死,在实际上和情感上都和我没有多大关系。

既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熟人之间,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呢?

最靠谱的方法,就是讲道德。亚当·斯密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人天生就不但希望被爱,而且希望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

被爱,在英文里是be loved,而值得被爱呢,是lovely,这两个词是不一样的。

你看,同样是讲道德,亚当·斯密的理论和中国儒家的理论就不一样了。

中国儒家讲的是仁者爱人,要爱别人。这就是一个纯粹的道德要求,没有什么理由。

而亚当·斯密讲的是值得被别人爱。因为你有同情心,谨慎,有正义感,乐于助人等等这些道德品质,你才能在和熟人合作的时候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这才是最聪明的追求自己利益的方式。

你看,这哪里是什么纯粹的道德主张,这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在帮我们分析利弊得失啊。

熟悉市场机制的人都知道,往往是商业越发达,市场越成熟,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越高,我们这代人中国人是眼睁睁地看到这个事实的。就像一位投资人讲的,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好人能赚钱的时代。背后的原因,就是市场的发达。

好,还是回到查理·芒格的那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对外逐利,不如对内建设。

这个原理,起作用的方式,和亚当·斯密讲得道德情操是一样的。当你对外追求时,世界太复杂,市场太纷乱,信息也太不完备,你可能根本把握不住。但是对内建设,提升你值得被爱的价值,提升你和追逐的东西的匹配度,才是最好的方法。

什么是匹配度?不仅仅是门当户对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你只有提升自己内心的价值,才有可能理解对方的价值。就像你必须在内心对线条、结构、色彩有足够的理解力,看到好的美术作品,你的内在才能和它匹配起来,你才能欣赏得了这样的艺术。

举个创业界经常见到的例子。

有的创业者,他特别有理想有激情,也有一帮相信他的小伙伴,他执行力很强,百折不挠,所有的特点都符合一个好的创业者的特征。但就是一条,他的创业目标不靠谱。所有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他不靠谱,就他自己不知道,但是没法说服他。他张口就对你说,所有创业者做的都是俗人们理解不了的事,就像哥伦布当年出发去找美洲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他是疯子。

他说的很对啊,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往往很纠结。一个好的创业者,和一个偏执狂患者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

那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你的内在价值系统和外在世界的匹配度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系统,这没问题,也没有对错。但是只有当你这个价值系统,越多的人也觉得有价值,觉得你正确,你在商业上才能做得成。

举个例子,假如你觉得煤炭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东西,没问题,这是你个人的审美偏好。但是当你要创业,你非要把煤炭卖很贵的价格,推荐给别人做“结婚煤炭”戴在手上,那你和外在的匹配度就差啊,因为绝大多数人会觉得,钻石更合适,更好看。

如果这个时候你扑上去解释说,煤炭和钻石在原子结构上是一样的,没有用嘛。不是说你错了,而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不匹配,你就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越陷越深,越来越固执。虽然表现出来的样子,对外追求的方法,全部都对,但是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回到查理·芒格和他的《穷查理宝典》,其实里面讲的很多道理,归结起来就是这一句话: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强化对世界的感知,内在的能力才能增长,和世界的大趋势才能互相匹配。这种匹配度提高了,你是用来做投资,还是用来创业,还是用来做任何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

听起来都有点像鸡汤,我也不能辩白它不是鸡汤。但确实,随着年岁越大,我就越知道这些道理的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罗辑思维之《穷查理宝典》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