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笔思过 ——重读V.S.奈保尔《米格尔街》

看着纸上的笔,禁不住问自己:多久没静下心来写点什么了?作为一个开通了公众号的人,三个多月没更新,简直该打屁股。

客观原因是忙,主观原因是懒。比起去年这时候,确实忙了不止一星半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乌龙也有很多收获,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阅读推广人的不易,也亲眼看到一些真心爱书的读者,偶尔忙完之余自己能坐下看会书,感觉幸福。

幸好有书,书拯救了我,再次重读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且是和书友一起读,让之前一直在脑子里飘的体会渐渐落实到文字上来,使我逃离出“写不出——不想写”的怪圈。感觉像回到地面,踏实,真好。

为什么要写呢?经验可以积累,技巧可以学得,唯有意识,得靠自己去构建。阅读和写作,帮我构建了我的大部分意识,还会一直构建下去,这个过程,是人生享受之一。

最近的读书心得:

——重读V.S.奈保尔《米格尔街》

唐诺说,重读才是真正的阅读。现在渐渐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时,17岁,白天读,晚上梦见自己溜进了大观园,在一个园子里穿梭,游戏。那是寒冬腊月,坐在火炉边读的,读到黛玉死时,心碎得不行,眼泪流出来,被炉火烤干,脸上留下小河淌过的痕迹。用半个月读完,随后又用半个月恍恍惚惚地回味,知道这本书我一定会读回来,重读却是十年之后。

22岁那年,在广州天河购书中心遇到《情人》。薄薄一小本,紫红色封面,抽出来坐在楼梯上就开看,一边看一边惊叹:杰作!这绝对是杰作啊!走时买回家,揣在怀里像宝贝,同时也记住了作家的名字:玛格丽特·杜拉斯。那时广州还没有小蛮腰,那时我身边亦有情人,正处在有情饮水饱的年纪。所以初读,只读出深情,没读出苍凉。多年后重读,才发现这本薄薄的小书承载了杜拉斯坎坷的一生,她是把十个字凝成一个字去写的。这岂止是杰作,这是无与伦比的作品。

然后,就读到了这本像盐一样的《米格尔街》。我得感谢毕飞宇,若非他的精辟解读,我如何在茫茫书海找到这本书?他只解读了书中一个人——布莱克·沃兹沃斯,在我读到的版本中翻译成“B·华兹华斯”,一个穷困潦倒的诗人。相信所有的文青(可以这样称呼自己吗?)都抵挡不住这个诗人的诱惑,在米格尔街众人中都会不由自主喜欢这个诗人。

米格尔街是一条非常奇怪的大街,这是个贫民窟,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不住这条街,即使出生在这里,长大了或是发达了也会赶紧搬离此地。但这个贫民窟却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不仅在华兹华斯身上,在百无聊赖的鲍嘉身上,在做着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的波普身上,在没有当成医生的伊莱亚斯身上,在驾着蓝色马车的贵族埃多斯身上,在机械天才巴库身上,在私奔的安吉拉和托尼身上,在哈特和爱德华身上,甚至在像背景一般的“我”和我母亲身上,在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华兹华斯用语言把诗意表达出来了,其他人则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的。

很遗憾我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米格尔街,但我有自己的乡村,那里像米格尔街一样,无论多少人离开又回来,它依然是它,不因人来人去有半点改变。唯一令它变化的是社会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与米格尔街还有一点相似的是,那里也有一些成天晃膀子的人,但却没有华兹华斯,那里的诗意少了些。可童年和少年无论在哪里度过,都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些鲜活的记忆就像泥土,翻一翻又能长出花花草草来。

米格尔街吸引我的,自然是故事的新奇。17个短篇,17个人,却是各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这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们总以为现实中许多人过的是一样的人生,实则每个人都不一样。特别喜欢这句话: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盐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食品,就像世间千千万万的生命,当剥去外衣和包装,我们就变成了一粒盐,拥有生命的咸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面笔思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