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巨石 ———《西西弗斯的神话》

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西西弗斯的神话》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我们每个人和西西弗斯是多么像,追求某样东西是把石头推上山的过程,欲望满足了,巨石重新回到山底,又开始新的一轮登山过程,无限反复,直至终点。难怪佛家说不堕轮回才有可能能成佛,西西弗斯的确是遭受到无法逃避的轮回煎熬。

想起有年暑期放假去了东莞,进入家电子厂打暑假工,每天7点起床,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到9点下班,半个月轮一次夜班,夜班是从晚上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我的岗位是负责组建某个齿轮,反正从早到晚或者从晚到早就是不断地从上一个岗位接物料过来,然后组装,一天大概要重复进行800-1000次相同动作。在车间干活的时候,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你很难赋予这些机械性工作有任何意义,工人的确是车间的运转零件。

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像西西弗斯一样,每天我都需要把巨石推上山,组装完该组装的任务,然后回到宿舍,因为我知道推上山的巨石依然会滚下来。虽然不知道推石头上山有何意义,但打卡和排班让你必须要准时坐到工位上,只能继续再次把“巨石”推上山去。

我偶尔会环视四周,观察那些已经在厂里做了很多年的老员工。他们仿佛没有我这种疑虑,他们的动作看起来很纯粹,这份工作在他们看来是一份维持生计的手段,虽然我那时候也很需要钱,但实在无法做到那么心无旁骛,因为我总是在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我只是在这个地方做两个月的短期工,但过完前两周已经是十分难熬。

结束完暑假工后,虽然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依然会存在某种困惑,就是会经常想正在做的这件事是否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所做的事都是徒劳和毫无意义的。这通常会引发“终极思考”,就是如何确保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是否存在一个终极使命,可以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所有东西都是宇宙的尘埃,宇宙的尽头必然是虚空。

之前只是大概知道这个故事,最近读某本书看到了西西弗斯的结局: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庞然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了。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西西弗斯知道这是一个永久的诅咒过后,他决定享受每次推石头上山的过程,不再执着于结果又是掉到山脚下,在一次次推石头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幸福。

这个是存在主义对虚无主义的对抗。

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充满激情地去做推石头上山这件事,它就不再是一件无意义的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把石头推上去,虽然石头依然会落下来,但是在这个充满激情的斗争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变得坚韧了,肌肉强壮了,甚至必然会让推石头上山这件事变得更有技巧和熟练。

我们在和虚无对抗,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剧情一样,那只老虎理查德·帕克虽然看起来是威胁,但却是派活下来的最重要心灵支柱,这块巨石也是同样的。

谢谢阅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一块巨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