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她的《烟火漫卷》,对我震撼很大,作者的细腻观察、准确的表达、空灵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于是在百度、豆瓣上把她的作品简介看了个遍。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7届(2008年)茅奖作品,也是用大历史观的方式叙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历史。我大概确实不习惯或者不喜欢大历史的表述方式,感觉时间线渐进得很快,思维有时跟不上趟(像《北上》一样)。书中涉及的人物太多,有的从出现到消亡,眨眼云烟,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味,下一个人物又闪亮登场,读着有点点累。不像《烟火漫卷》那样,贴近人的现实生活,代入感很强。
借用别人对其的评价:作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宇宙生态平衡秩序和谐的祈盼与畅想……一个女性作家,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史进行深入调查,然后再创作加工,写成这样一部作品,难以想象其中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