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一)——李娟
以前常常是看作者才会想到学习人家的作品,直到遇到看似一本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作品。才想到这个作者真是了不起,简单平淡纯真这几个从小学就会的词儿,就足够让写的人和写的事儿特别起来。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阿勒泰的一切,其实我都不曾得知,除了得知那里曾生活着一个特别的李娟,这次还想写点关于她的阿勒泰故事。阿勒泰就好像是代表着牧民,牧羊,毡房还有冬天,样样提起来都像是魔幻世界的五彩斑斓,充满神奇色彩。
而对于这个特别的严肃文学作家,下下次再想办法写到梅科小舍吧。
NO.1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阿 勒 泰 的 角 落
1
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阿勒泰的角落里有个故事,是个年轻的人以及他的冬窝子,和冬天的阿勒泰的故事。这个叫尔沙的年轻人,有天走进了李娟一家在喀吾图做生意开的店铺,说是要买裤子。
但他站在柜台旁,开始和大家说说话,后来像十分熟识的人一样,盘腿坐在柜台上讲话,后来也再没提过要买裤子。
尔沙是个在寄宿学校的老师,冬天的学期教课,剩下的夏天时间就在放羊。说得上简单断句的汉话。
在冬天,牧民要把羊群赶往南边准噶尔腹地的冬牧场,随羊群的居家人就会停在途径的乌伦古河。
李娟说那些去过沙漠腹心冬牧场的羊群都是沉默忍耐的,有所洞悉而无所在意的。一句话这么轻轻带过,我却想的,是经历过最严酷的环境,就有了面对一切不再轻易慌乱的隐忍和沉默。
我想起了我曾经无意走进的一家美术馆,所以我放了两张那里艺术的杰作。北方的冬天,有时候是绝望的。前后左右都是不着村不找店的,彷佛,然后你努力想抓住点不一样的颜色,可往往它们像集体冬眠了一样,躲藏进了你无从得知的任何一个角落,留给你一片白。
像个没做攻略的游客,漫无目的走在一条中央大街上。可怜的是,因为不知其字,店名和广告牌都帮你拿不到一条清晰的线索。
可庆的是,无知和不知,让你只能寻着人的足迹,慢慢去摸索规律。大冷的冬天,匆匆行人去的地方一定是有吃的或者有玩的好地方。
然后,为一探究竟,拉开一道门,在门口脱下冬季厚得让人发毛的外套,终于得助于一位还能简单讲讲英语的绅士爷爷,一边磕磕巴巴一边又莫名其妙地买了张门票。我天,原来是美术馆呀。大冬天去喝个汤吃个肉不好吗,都想着要来艺术世界里熏陶一下。
面对彼时彼景,你说我懂个啥啊,除了混过这个日子,我啥也不懂。想想冲进来的原因,不过是想在一片白中在搬砖之余的时候,融入到另一类温暖的人烟气息里罢了。
尔沙就是这样有意无意地走进了写者的眼睛。他们谈着冬季和夏季尔沙的“冬窝子”,他们也谈着一把中小刀,他想讨要写者的那把看不中用的英吉沙小刀,说到这个刀子在喀吾图北边深山湖泊的“加工厂”,尔沙难过地说:“没去过,我哪儿都没去过…”。
我们只是听说着他们在11到第二年的四月里利用冬季闲暇的时间,在微弱的灯光下做这种刀子。
尔沙说:“爸爸身体…不好,家里…没有…放羊”一边搜索着适当的汉话,一边又说到这沉默了下来。说不出放羊哪里好,却一直觉得放羊好,因为父亲放羊就好好的,而自己当个老师,不知道能当多久呢。
几天后,尔沙要继续赶羊群了,送别时约好了六月在某个牧场相见。就好像我们和任何一个人,有过的那些这些什么约定一样。我们一边约定着,一边又老是会想,真的能再见吗?这个尔沙是不是真的在意刀子的事?
和这个年轻人,和这个刀子或者约定的所有事,都是起源于这个人在他短暂停留的这几天里,以买裤子为由,走进了这家裁缝店。
像李娟写的那样,你会忍不住想这个操作会不会有天出现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会不会有天在渴望诉说时,便走进一户人家,找一个人说啊说啊。说完后离开,便更满意以后的生活了。
在这个世上,人的一些行为是奇妙的,相互交互沟通也有神奇之处。
那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误闯进艺术的故事。后来,在工作人员的肢体语言指引下,我愣是晃了每个房间,假装看了所有不懂的艺术。一半的时间是站在了上面两幅图的面前。想象自己也在那艘处在风口浪尖的波涛汹涌之上,命悬一线。风雨过后,终于来到来到了另一片世外桃源。
这个脑回路,让我轻易就想起了高考常考的那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我理所当然觉得那天,终于是看懂了两幅图,心里假装乐呵呵的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空了有那个心情,可以读读李娟的文字,它会让你觉得你的空了挺值。
梅科想说:
今天是又一年的四月二十。13年这天好像是在新校区考专四,从考场出来时消息早已是铺天盖地。那时候没能想到,在三个月之后,自己阴差阳错地组合到庐山铜头村的第二批志愿者团队中,无意承接上一批中南民大的志愿者任务。恍然好几个春夏秋冬,但时常想起却记忆尤其清晰。希望那时候的每个孩子都在经历后,仍有长存的幸福。
不过几年下来,我可真是心宽体胖。
注: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梅科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