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走马的领导,铁打的陈平(2)

1. 与极其强势的领导政见不合怎么办

1.1智伯与赵魏韩三家 (Done)

1.2 齐湣王与陈举 (Done)

1.3 齐湣王与苏秦 (Done)

1.4 公子扶苏与秦始皇(Done)

1.5 走马的领导,铁打的陈平 (1 &2, Done)

1.6 公孙弘、汲黯与汉武帝(含有本课参考答案)

2. 领导又要用你又不太喜欢你

2.1 甘茂奔齐

2.2 伍子胥与吴王夫差 (从问题1转移到问题2)

2.3 乐毅与燕惠王

2.4 齐湣王与孟尝君

2.5 李陵如何能成为霍去病:不是领导的亲信不要打硬仗 (新增)

3. 领导已经没有什么能赏你了

3.1 白起与秦昭襄王

3.2 李斯与秦二世

3.3 刘邦与他的功臣和儿子

《史记-陈丞相世家》

原文: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

翻译:吕媭(吕后的妹妹)因为以前陈平给刘邦出主意要杀樊哙(吕媭的丈夫)的事,总是和吕后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当丞相也不做什么事情,天天喝酒玩女人。”陈平听说了以后,就做得更甚。吕后听说了,暗暗高兴。当着吕媭的面和陈平说,俗话说,家庭妇女的话就不能听,以后就看咱们相处的怎么样。你不要怕吕媭总说你这说你那的。

“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这件事的本末分析详见上一篇“阅读原文”的内容,以下只是简略概括。本文一万多字有点长。另外为了理清陈平的无双智计,我忍不住做了几页PPT。

回顾:刘邦-吕后权力交接中陈平的一番操作

刘邦临死前,已经意识到身后的局面将是三股势力之间互相制衡所形成的动态平衡。樊哙,自己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从沛县起兵的勋贵系人物,不过他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所以被计算到了外戚的派系中。陈平猜中刘邦的心思,恰逢有其他人和刘邦说他死了以后樊哙必然会领兵杀了赵王刘如意,于是出主意说把樊哙抓了杀掉,让周勃接替樊哙的作战任务,这样就剪除了外戚在军中的势力;陈平出了这个主意,刘邦认为他自绝于吕家了,有陈平所在的勋贵集团制约吕家外戚势力的发展,他就放心地走了。死前给陈平发了一道遗诏,叫他去荥阳和灌婴一起领兵,这样也是有保全陈平的意思。

结果陈平没杀樊哙,他和周勃说这样人不能杀,要杀也是绑了给刘邦让他自己处理。半路上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随后陈平就接到了让他去荥阳的遗诏,陈平快马加鞭独自回到宫中,面见吕后并且要求保卫皇宫,以防吕媭听说了来吕后跟前说他坏话。樊哙后来迟些到达长安,恢复了他的职位和官爵。陈平和吕家不但没有结仇,而且还算是保全了樊哙、暗中投靠了。在刘邦-吕后的这次权力交接中,陈平的职务也由刘邦时期的护军中尉过渡到了孝惠时期的郎中令兼太子太傅,到吕后掌权、王陵退位以后,陈平终于做了右丞相(右相为正左相为副)的位置。

赶上领导层换届或者并购重组换管理层,以为自己对公司有价值就坐等着组织安排自己,无异于掷色子决定自己的职业命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应第一时间搞清楚谁是最有权力的新领导,想一想新领导最需要什么,哪些人是能够和新领导说得上话的,像陈平一样领导想要什么就给他送什么。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不就是“时”么?

刘邦在世时,陈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六出奇计”,是除了离间项羽和范增、诱捕韩信收楚地、帮刘邦解白登之围等这三计以外还有六计,但这六计太神秘了,连司马迁也没八卦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世人看到的只是刘邦又给陈平增加了六次封地。但刘邦仍然没让陈平成为九卿之一,只是给他个“护军中尉”,放在身边作为谋士、智囊、顾问。我非常同意刘邦的用人见解,陈平的特长是揣测人心、权谋算计,他考虑问题不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做丞相不那么合适。所以刘邦和吕后说,陈平智慧有余,但是不能独自胜任。

陈平做了丞相之后不干正事,很可能也是出于对吕后和吕家人心思的把握。吕媭怎么得知陈平“日饮醇酒,戏妇女”?那估计是有眼线盯着就想抓住陈平的把柄整倒他。陈平肯定想到了,所以装疯卖傻给吕家人看。那为什么吕后知道了之后就高兴呢,因为吕后想把权力给自己的兄弟,陈平要是太励精图治有自己的施政主张和自己要安排的人,反而对吕家人产生掣肘了。陈平作为先帝的老臣,只要做个吉祥物镇住场子就可以了。陈平掐准了吕后的心思,她想要什么陈平就给她送什么。就这样贴心小棉袄似的下属,哪个领导能不喜欢!

另一方面,陈平已经到了丞相的位置,再励精图治,吕后也没有更高的官爵可以给他了。刘邦已经封了他做曲逆侯,之后又“六益其封”,想必封地也不小了,总不能给陈平也封个异姓王。所以陈平至此就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再进就成了亢龙有悔的局面。对他自己来说,什么事都不做,比做事更有益处。

业务能力强的人如果在揣摩领导心态方面太弱,那业务能力也很可能没有机会施展。如果既有业务能力,又借鉴一点陈平的智计,也不是坏事,至少足以自保。

在面对吕后这样极其强势的领导时,有的时候不做业务就是有业绩,没想到吧。汉武帝时期下场比较好的两个宰相,有一个也是什么都不干,就是人设醇厚老实的。

吕氏专权时期吕后对诸侯王和勋贵集团的控制手段

这一时期,吕后对刘家诸侯王的羁縻政策主要是安排联姻和扣押人质。比如齐王刘襄,有两个亲兄弟刘章、刘兴居,刘章被封为朱虚侯,刘兴居为封为东牟侯,朱虚侯和东牟侯都不让回封地,而是留在宫中宿卫——相当于人质。朱虚侯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吕禄是吕后的侄子。吕后死前,吕禄被封为赵王,领北军护卫长安。除此之外,齐国丞相召平也是吕后集团的人。吕后用扣押亲兄弟、派吕家宗亲女儿做刘家儿子正妻来进行监视和牵制,同时还往刘家诸侯国派大臣对国王进行架空。(为什么没有直接把吕家的女儿嫁给齐王刘襄做王后呢?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年龄不合适,刘襄是刘邦长子刘肥的长子,古人生孩子比较早,刘邦生于公元前257年,刘襄可能生于公元前222年左右,到了吕后权力稳固的时期,应该早已有了自己的后妃和孩子。)

刘邦死的时候封的赵王是刘如意,他最喜欢的戚夫人的儿子,可见当时赵地是个好地方,配得上心头肉。刘如意被吕后召进宫毒杀后,将淮南王刘友迁为赵王,并立吕氏女子为赵王后。刘友不喜欢王后,喜欢其他妃子,赵王后到吕后那里告状,说赵王私下里讲,等吕后挂了我要灭了吕家诸侯王。吕后就招刘友进宫,并把他饿死了,葬在了长安葬庶人的地方。凡是偷偷给刘友送食物的大臣也都治罪了。

( 原文:“春,正月,太后召赵幽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怒,去,谗之于太后曰:“王言‘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得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丁丑,赵王饿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

刘友死了之后又封梁王刘恢做赵王,封吕后的侄子吕产就做了梁王。吕产的女儿做了刘恢的赵王后。赵王后自己带了一批吕家宗亲到赵国做从官,对赵王也很怠慢。赵王刘恢有宠爱的妃子,被赵王后毒死了。赵王刘恢自杀。

( 原文:“赵王恢之徙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鸩杀之。六月,王不胜悲愤,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

这时吕后派使者去告诉代王刘恒(后来躺赢的汉文帝),说想让刘恒去当新的赵王。刘恒表示十动然拒,愿为大汉守代边。——逼死了三任赵王、赵国属官基本上换成吕家自己人之后,派人去问刘恒想不想当赵王?这个操作很可以。

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一辈子只给刘邦侍寝过一次,不得宠,生了刘恒之后也不太见得到刘邦了。所以刘邦死后,吕后放薄姬到代国陪儿子,凡是受宠的其他妃子都让吕后关起来了。戚夫人做了“人彘”,其他人在史籍中就再没有详细记载了。代王刘恒是个冷门的王爷,因为母亲不受宠,也没得到什么好的封地,代地经常被北边的匈奴侵扰。

代王谢绝当赵王之后,就封了吕禄做赵王,并追封吕后的哥哥、吕禄他爹为赵昭王。这是前181年,距吕后驾崩还有一年。同年燕王刘建死了,留下一个显然不是吕家王后生的儿子,太后派人杀了这个孩子,取消了燕国建制。

可见这时,刘家诸侯王和吕家外戚这时候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地就这么大,要封吕家人做诸侯王,刘邦的儿孙不仅连西北风都喝不上,命也不保。利益冲突和血海深仇都摆在明面上了。如果大诸侯国都姓吕,吕家还掌握了皇宫和京兆尹地区军权,那换皇帝、杀支持刘家的旧臣也就是很自然的下一步了。吕后在这一番操作之后,前180年,她死了。

原文:秋,七月,太后病甚,乃令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太后诫产、禄曰:“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

辛巳,太后崩,遗诏: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北军管京城门内之兵,属中尉管;南军管宫城门内之兵,属卫尉管。这时候的皇帝是吕后拿不知谁家的孩子冒称是惠帝子。)

翻译:秋天农历7月,太后病危,于是令赵王吕禄做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太后警告吕禄、吕产说:“吕家人做诸侯王,大臣们心里都不服。我死之后,皇帝年少,大臣们恐怕要发动政变。你们一定要领兵保卫好皇宫,不要出城为我送丧,到时候为人所制!

30号,太后驾崩,遗诏说:大赦天下,吕产做相国,吕禄女儿做皇后。太后下葬后,以左丞相审食其为皇帝太傅。”

吕后-汉文帝权力交接过程中陈平的一番操作

原文:后九月,己酉晦,代王至长安,舍代邸,群臣从至邸。丞相陈平等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帝长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西鄉让者三,南鄉让者再,遂即天子位。群臣以礼次侍。

翻译:这年农历闰9月21号傍晚,代王到达长安,住在代国驻长安办事处。丞相陈平等又行礼并都说,少帝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后代,不当奉刘家宗庙。大王您是高皇帝的年长之子,应该继承大位。希望您登基为天子。代王往西边让了三次,又往南边让了两次,就即位了。群臣依礼相待。

吕后死、吕家手握重兵到吕家团灭、代王继位,中间就隔了100多天。太史公说,这是“陈平本谋也”,陈平就是那只幕后的翻云覆雨手。反复读了《资治通鉴》、《史记》和《汉书》中相关联的片段,将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终于串起来了。史书上并没有明写陈平的整个计谋和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但史家以春秋笔体留下了线索,将一些太黑暗的情节只用几个字掠过了。在这次政变的余波中,被团灭的不只有吕家诸人,还有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以及代王刘恒的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可以说陈平当年对王陵的承诺“全社稷,定刘氏之后”,他做到了。陈平生前的最后一个秘计,留下了君明臣强的朝局,引出了史称“文景之治”的气象。所以司马迁给陈平立传,用的是“陈丞相世家”,诸侯王的待遇,与萧何、曹参、张良、周勃同列,而做过“王”的韩信只得到了“淮阴侯列传”,与卿大夫同等待遇。

下面重点分析一下历史的黑暗一面,以及应如何避免成为立功最大但下场最惨的朱虚侯刘章。

汉纪五高后七年前181(吕后死前一年)

原文:是时,诸吕擅权用事。朱虚侯章,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太后燕饮,太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太后曰:“可。”酒酣,章请为《耕田歌》,太后许之。章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太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

翻译:这一时期,诸吕把持朝政;朱虚侯刘章,年方二十,身强力壮,对刘氏宗室不能执掌政权心怀不满。他曾经在后宫侍奉太后参加酒宴,太后令刘章为监酒官。刘章自己请求说:“我是当将军的种,请太后允许我按军法监酒。”太后回答:“可以。”酒酣之时,刘章请求吟唱一首《耕田歌》;太后准许。刘章吟唱道:“深耕播种,株距要疏;不是同种,挥锄铲除!”太后知其歌中所指,默然无语。一会儿,参加宴席的诸吕中有一人醉酒,避席离去,刘章追上来,拔剑斩了此人,还报太后说:“有一人逃酒而走,我以军法将他处斩!”太后及左右人等都大吃一惊,但因已经同意他以军法监酒,也就无法将他治罪;于是散席。从此之后,诸吕都很惧怕朱虚侯刘章,即便是朝廷大臣也都倚重他,刘氏宗室的势力由此而增强。

原文: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陆贾往,直入坐,而陈丞相不见。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豫附;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因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报亦如之。两人深相结,吕氏诸益衰。陈平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

翻译:陈平怕吕家众人继续做大,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制约他们,最终会祸及己身。经常独自在家寻思琢磨,陆贾去他家直接进去坐,陈平正在深思却没看见。陆生说,你那么全神贯注寻思什么呢!陈平说,那你猜我寻思什么呢?陆生说,你已经富贵到了极点了,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了;却有忧虑,那就是在担心吕家和少主吧。陈平说,对,那怎么办呢?陆生说,天下平安的时候,看丞相;天下危亡的时候,看将军。将相一条心,士大夫们就都归附了;天下就算有什么变化,权力也不会分崩。江山社稷的谋划,就看您二位掌握了。我也想把这个道理和太尉绛侯(就是周勃)讲,不过他总是和我开玩笑,不把我说的当回事。您何不和太尉多往来,往深了处一处?”于是就为陈平谋划了平定诸吕的几个重要环节。陈平用了他的计策,出了五百金给绛侯祝寿,办宴席喝酒;太尉也同样回礼。两人交往益深,同时吕氏的势力也逐渐衰弱了。陈平送给陆贾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做饮食费。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这段最后还多一句:“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陆贾得了陈平的资助,游走交际与汉庭公卿间,名声很大。

陆贾,是刘邦团队的外交人才,专长就是出使诸侯王。史籍明确记载的最大功绩,是在汉高祖时出使南越,使南越王赵佗归顺称臣;吕后时取消与南越互市,赵佗出兵攻打长沙国并称帝;文帝时又派陆贾出使南越,使赵佗去帝号复称臣,制比诸侯王。

《郦生陆贾列传》之中又有这么一句:“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

陆贾此时是没有官职的,吕后一上台,陆贾就称病回家了。(“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史记》)

司马迁写的这篇《郦生陆贾列传》最奇怪的地方就是,陈平和陆贾商量的重点内容他没写,前面开场的客套话写得却栩栩如生,就好像他在场看见了似的。如果司马迁没八卦出来陆贾给陈平都谋算了些什么,以及后来陆贾在庭臣和诸侯王之间都勾兑了什么,怎么又能说“陆生颇有力焉”?所以我猜这段,可能是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献书时,有人把这段给删了,因为这段要是流传后世可能会影响汉文帝的人设。而正是因为陆贾的计谋没有明确记载,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就没抄这两句。陆贾的出现,就解释了吕氏专权时期,陈平与刘家诸侯王和朝廷勋贵的暗中联系和勾兑是如何进行的。

高后八年,前180

原文:

诸吕欲为乱,畏大臣绛、灌等,未敢发。朱虚侯以吕禄女为妇,故知其谋,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乃与其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闻之,乃发卒卫王宫。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卫王。”召平信之。勃既将兵,遂围相府,召平自杀。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

相国吕产等闻之,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谋曰:“诸吕拥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翻译:诸吕打算作乱,因惧怕大臣周勃、灌婴等人,未敢贸然行事。朱虚侯刘章娶吕禄之女为妻,所以得知吕氏的阴谋,就暗中派人告知其兄齐王刘襄,让齐王统兵西征,朱虚侯、东牟侯为他做内应,图谋诛除吕氏,立齐王为皇帝。齐王就与他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暗中密谋发兵。齐相召平反对举兵。农历8月26号,齐王准备派人杀国相召平;召平得知,就发兵包围了王宫。魏勃欺骗召平说:“齐王没有汉朝廷的发兵虎符,就要发兵,这是违法的。您发兵包围了齐王本是对的,我请求为您带兵入宫软禁齐王。”召平信以为真,让魏勃指挥军队。魏勃掌握统兵权之后,就命令包围相府;召平自杀。于是,齐王命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征发齐国的全部兵员。

相国吕产等人闻讯齐王举兵,就派颍阴侯灌婴统兵征伐。灌婴率军行至荥阳,与其部下计议说:“吕氏在关中手握重兵,图谋篡夺刘氏天下,自立为帝。如果我们现在打败齐军,回报朝廷,这就增强了吕氏的力量。”于是,灌婴就在荥阳屯兵据守,并派人告知齐王和诸侯,约定互相联合,静待吕氏发起变乱,即一同诛灭吕氏。齐王得知此意,就退兵到齐国的西部边界,待机而动。

原文:吕禄、吕产欲作乱,内惮绛侯、朱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及鲁王张偃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赵王禄、梁王产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也。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太尉绛侯勃不得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籓,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欲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

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过其姑吕嬃。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翻译:吕禄和吕产想作乱,但朝内害怕周勃和朱虚侯刘章,在朝外又害怕齐王刘襄(刘邦孙子)和楚王刘交(刘邦弟弟)的兵马,派了灌婴领兵去对抗齐王又怕灌婴倒戈。想等灌婴与齐王交战之后再动手,犹豫不决。这时,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及鲁王张偃,都年幼,没有就职于封地,居住于长安;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分别统率南军和北军,都是吕氏一党。列侯群臣没有人能自保安全。太尉绛侯没有军权。曲周侯郦商年老有病,其子郦寄与吕禄交好。绛侯周勃就与丞相陈平商定一个计策,派人劫持了郦商,让他儿子郦寄去欺骗吕禄说:“高帝与吕后共同安定天下,立刘氏九人为诸侯王,立吕氏三人为诸侯王,都是经过朝廷大臣议定的,并已向天下诸侯公开宣布,诸侯都认为理应如此。现在太后驾崩,皇帝年幼,您身佩赵王大印,不立即返回封国镇守,却出任上将,率兵留在京师,必然会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您为何不交出将印,把军权还给太尉,请梁王(吕产)归还相国大印给朝廷,您二人与朝廷大臣盟誓后各归封国?这样,齐兵必会撤走,大臣也得以心安,您高枕无忧地去做方圆千里的一国之王,这是造福于子孙万代的事。”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计谋,想把军队交给太尉统率;派人把这个打算告知吕产及吕氏长辈,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计策犹豫未决。吕禄信任郦寄,经常结伴外出游猎,途中曾前往拜见其姑母吕嬃。吕嬃大怒说:“你身为上将而轻易地离军游猎,吕氏如今将无处容身了!”吕把家中的珠玉、宝器全拿出来,抛散到堂下,说:“不要为别人守着这些东西了!”

原文:

九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早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诸吕告产,且趣产急入宫。平阳侯颇闻其语,驰告丞相、太尉。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况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至军,吕禄已去。太尉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太尉遂将北军。然尚有南军。丞相平乃召朱虚侯章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

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至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公言诛之,乃谓朱虚侯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入未央宫门,见产廷中。日餔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其节,谒者不肯。硃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张偃。戊辰,徙济川王王梁。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举兵,使使召魏勃至,责问之。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而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

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乃罢魏勃。灌婴兵亦罢荥阳归。主

翻译:

农历九月初十早上,行使御史大夫职权的平阳侯曹窋(曹参的儿子),前来与相国吕产议事。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返回,批评吕产说:“大王不早些去封国,现在即便是想去,还能够吗!”贾寿把灌婴已与齐、楚两国联合欲诛灭吕氏的事告诉了吕产,并且催吕产迅速入据皇宫,设法自保。平阳侯曹听到了贾寿和吕产在商量这些事,于是快马加鞭,赶来向丞相和太尉报告。太尉周勃想进入北军营垒,但被阻止不得入内。襄平侯纪通负责典掌皇帝符节,太尉便命令他持节,伪称奉皇帝之命允许太尉进入北军营垒。太尉又命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劝说吕禄:“皇帝指派太尉代行北军指挥职务,要您前去封国。立即交出将印,告辞赴国!否则,将有祸事发生!”吕禄认为郦寄不会欺骗自己,就解下将军印绶交给典客刘揭,而把北军交给周勃指挥。周勃进入北军时,吕禄已经走了。周勃下令说:“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膀,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膀!”军中将士全都袒露左臂膀,这样就取得了北军的指挥权。但还有宫城之内的南军未被控制。丞相陈平召来朱虚侯刘章帮助周勃。太尉令朱虚侯监守军门,又令平阳侯曹窋诉统率宫门禁卫军的卫尉说:“不许相国吕产进入殿门!”

吕产不知吕禄已离开北军,进入未央宫,准备作乱。吕产来到殿门前,无法入内,在殿门外徘徊往来。平阳侯恐怕难以制止吕产入宫,策马告知周勃。周勃还怕未必能战胜诸吕,没敢公开宣称诛除吕氏,就对朱虚侯说:“立即入宫保卫皇帝!”朱虚侯请求派兵同往,太尉拨给他一千多士兵。朱虚侯进入未央宫门,见到吕产正在廷中。时近傍晚,朱虚侯立即率兵杀向吕产,吕产逃走。天空狂风大作,因此吕产所带党羽亲信慌乱,都不敢接战搏斗;朱虚侯等人追逐吕产,在郎中府的厕所中将吕产杀死。朱虚侯已杀吕产,皇帝派谒者持皇帝之节前来慰劳朱虚侯。朱虚侯要夺皇帝之节,谒者不放手,朱虚侯就与持节的谒者共乘一车,凭着皇帝之节,驱车疾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事毕返回,驰入北军,报知太尉。太尉起立向朱虚侯拜贺说:“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吕产。现在吕产被杀,天下已定!”于是,周勃派人分头逮捕所有吕氏男女,不论老小一律处斩。辛酉(十一日),捕斩吕禄,将吕嬃乱棒打死,派人杀燕王吕通,废除鲁王张偃。十八号,改封济川王刘太为梁王,派朱虚侯刘章去告知齐王,吕氏已被诛灭,令齐罢兵。  灌婴驻扎荥阳,闻知魏勃原先教唆齐王举兵,便派人召魏勃来见,加以责问。魏勃回答说:“家中失火的时候,哪有空闲时间先请示长辈而后才救火呢!”随即退立一旁,两腿颤抖不止,吓得说不出话来,直到最后也说不出别的话,为自己辩解。灌将军仔细审视魏勃,笑着说:“人说魏勃武勇,其实不过是个狂妄而平庸的人罢了,能有什么作为呢!”于是赦免魏勃不加追究。灌婴所统率的军队也从荥阳撤回长安。

回顾这一段情节,可见朝臣已经有预案。陈平和周勃两人在陆贾的建议下,你来我往的先有一番勾兑。陆贾作为一个没有官职的闲人,帮陈平和其他汉廷诸臣一一取得联系,其中肯定也包括领过兵的灌婴。勋贵集团的策略是等吕禄和吕产有动作,就可以以平叛为由出手。朱虚侯刘章先得到了消息,但是没和陈平、周勃商量,而是自己派人暗中和大哥齐王刘襄联络。刘章为什么不先和陈平、周勃勾兑一下呢?

很可能是在年轻的刘章看来,这两个老家伙没啥用。右丞相陈平,整天不干什么正事。太尉周勃,也没有军权。和他俩说这事,有啥用呢?还是他大哥有实力,他大哥有兵,可以从齐国打过来。从灌婴和齐将军魏勃的对话来看,齐王和陈平等朝中勋贵确实没有沟通过。刘章没想到正是这两个老家伙,把自己给安排了。到了最后的关头,周勃也不敢宣称诛灭吕家人,而且也不亲自进宫杀吕产,而是派朱虚侯刘章前去。这样如果杀了吕产,最后又被吕家反杀,那么第一个背锅的是刘章不是周勃。吕家团灭之后,陈平又把刘章调离长安,让他去通知齐王罢兵。刘章当初暗搓搓通知齐王举兵的时候都没有亲自去,现在可以光明正大通知齐王吕家人已被团灭这事有什么亲自去的必要呢?这样,刘章被陈平支走,错过了分配胜利果实的重要关头。

原文: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恒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王,高帝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翻译:

诸位大臣暗地里商量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恒山王,都不真是孝惠帝的儿子,当年吕后设计取他人的儿子,杀死他们的生母,把他们收养在后宫中,令孝惠帝认做儿子,立为继承人和诸侯王,用来加强吕氏的力量。现在,吕氏已被灭族,但吕氏所立的人,很快就要长大,等他们掌握实权,我们这帮人就要被灭族了!不如从诸侯王中另选最贤者立为皇帝。”有人说:“齐王,是高帝的长孙,可立他为帝。”大臣们都说:“吕氏正因为外戚强横,几乎危及皇帝宗庙,摧残功臣,现在齐王的舅舅驷钧,为人暴恶好像戴着冠帽的老虎,假若立齐王为帝,驷钧一族就会成为第二个吕氏。代王是高帝在世诸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人仁孝宽厚,太后薄氏一家谨慎温良。立年长的本来就名正言顺,更何况代王又以仁孝而闻名于天下呢!”于是,大臣们共同议定拥立代王为帝,并暗中派人召代王入京。

而《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里有这么一段:

原文:

始大臣诛吕氏时,朱虚侯功尤大,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及孝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绌其功。及二年,王诸子,乃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章、兴居自以失职夺功。章死,而兴居闻匈奴大入汉,汉多发兵,使丞相灌婴击之,文帝亲幸太原,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于济北。天子闻之,罢丞相及行兵,皆归长安。使棘蒲侯柴将军击破虏济北王,王自杀,地入于汉,为郡。

翻译:

杀诸吕时,朱虚侯刘章功绩特别大,许诺了把赵地都给朱虚侯刘章,把梁地都给东牟侯刘兴居。等孝文帝登基了,听说当初刘章、刘兴居是想拥立齐王,所以就把他们的功绩废除了。文帝二年立诸皇子的时候,就割了齐国两个郡来给刘章和刘兴居封王(城阳王刘章、济北王刘兴居)。刘章死后,刘兴居听说匈奴打过来了,汉廷发兵迎击,使丞相灌婴带兵,文帝亲临太原,他以为刘恒要御驾亲征,于是发兵造反了。天子听说了,就退兵带着丞相回了长安。派棘蒲侯柴将军击破济北王的军队,刘兴居自杀,国除,设立济北郡。

当初许诺刘章和刘兴居封地的是谁呢?那时还没迎立刘恒,那估计肯定是陈平了。就算齐王做了皇帝,也不过就是这样封他这两个好兄弟,所以平定诸吕后陈平的第一个操作,是安抚刘章和刘兴居,再把刘章支走。刘章在朝中也有一些廷臣支持,所以有人提出要立齐王。那陈平和周勃为什么就不拥护齐王呢?除了他们说出来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如果立齐王为帝,功劳最大的是齐王的舅舅和魏勃、朱虚侯等人,陈平、周勃和汉廷诸臣一定会排在他们后边并被逐步边缘化。这时候拥立实力最弱的代王,功劳最大的才是陈平周勃等勋贵集团。同时天然的齐王刘襄和刘章、刘兴居会成为新皇帝忌惮的对象被逐步剪除,而代王母家又弱,这样勋贵集团就会地位稳定。那些拥立齐王的廷臣,显然没有军权,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得听陈平和周勃的。代王刘恒是怎么知道刘章和刘兴居最初拥立的是齐王的?又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呢?这背后是不是陈平透露的消息、出的主意?我觉得很有可能,另外人家哥仨是亲兄弟,大哥举兵,小弟在宫里手刃仇人,这也是明摆着的事。甚至很有可能刘恒和陈平不过是装不知道,先稳住这三兄弟,等登基了,稳定了再一个一个处理。

文帝刘恒继位那年,齐王刘襄就死了,怎么死的没写。前一年还能起兵,难道不是说明身体是不错的?,文帝三年,城阳王刘章就死了。三年前刘章还有勇有谋干大事呢,23岁就死了?怎么死的也没写。刘章4月死的,刘兴居8月造反兵败自杀。这三兄弟白忙活了一场,不仅没得到预期中的收获,而且还把命都给丢了。

我的直觉是,陈平就是那只幕后的黑手,他要替汉文帝和自己清除隐患。

不知道刘章死前想明白没有,他究竟哪一步走错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没想明白追随他爷爷打江山的这帮老家伙们在想什么,所以先发反而制于人。

每个大公司里都有一些位高权重,看起来不干什么事的老家伙们。但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一把手轮流换,但是这群老家伙们却一直霸着那些位置。

《史记-外戚世家》

(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这段廷好懂的,不翻译了。)代王刘恒本来是有王后的,而且还生了4个儿子。吕后当政时期,诸侯王的王后,难道不是姓吕?如果不是姓吕,怎么连王后叫什么姓什么也不写?文帝登基几个月的时间里,这4个儿子都病死了——什么病这么厉害?

这说明什么,说明刘恒演技可能很好。还记得死了的赵王刘恢和刘友么,他们都不喜欢吕家的女儿,所以他们死了。刘恒如果真心喜欢吕王后,那么即位之前,舍得让她死,即位之后,舍得让自己的四个儿子死,那是什么人哪?如果刘恒不是真心喜欢吕王后,那还是经常临幸她,哄她很开心,以致于生了4个儿子——那是不是演技很好呢?而且也许当年吕后就是因为这样,才想到让刘恒去当赵王。

代王与陈平做了交易(我的猜测)。尤其是在史书上,这位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无名无姓,王后得宠过却无追封,本身就很奇怪。

正因为铲除诸吕、拥立代王、铲除齐王刘襄三兄弟,都是陈平主谋,所以刘恒继位后,陈平仍然是右丞相。然而陈平的另外一个操作,是先称周勃功大,建议文帝立周勃为右丞相,从而解除了周勃的兵权;后又与文帝当庭演戏,使周勃难堪自惭,从而使周勃免相,独任丞相。这一段,可以点击原文看敖让写的《资治通鉴:尊重权力才能拥有权力》。

所以这段诡秘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干事业的时候,不要一门心思只想着往前冲,做业务,想想朱虚侯刘章的故事。这个业务做出来了,有没有被别人收割的风险?这个功劳如果很大,自己离权力核心有多近,有哪些关节需要打通,才能保住这个胜利果实?不要以为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功劳最大,你就有好下场了;如果把你踢出局对于权力核心最有利,那么可能你把这个业务做完了,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那你应该怎么办?最简单就是,别做;或者开个头,但是不要把它做完。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等到时机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候再把它做出来。

真正的高手,参考代王刘恒和陈平,让别人把活干了:成了,自己躺赢;败了,干活的人背锅。我是做不到,如果到了这个境界,就不会看这段历史还这么震惊了。

那么如果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关于陈平这两篇主要想回答的问题:和极其强势的领导政见不合怎么办?陈平给我们的示范案例很清晰了:暂时抛下政见,服务于权力,把戏演好;等到时机合适时,提前布局,揣摩好各方心思,第一时间拥护新领导,革除旧领导弊政。

看懂这些实在是太累了,最好还是不要用到,就当留着防身吧。

雪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资治通鉴》:走马的领导,铁打的陈平(2)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