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阅读”真正发生——观摩东台朱老师执教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有感

12月16—17日,2021年盐城市农村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学校举行,我有幸成为听众之一。听了几节课,收获很多,尤其听了来自东台的朱老师(由于比赛,选手名字未公布)执教的《雨的四季》这篇自读课文,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的“自主阅读”了吗?

纵观统编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对阅读教学的重视。以各单元课文学习为主,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所谓“自读课文”,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主要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可以说,它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

关于“自读课文”的理想是丰满的,但“自读课文”的现状却很骨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读课”与“自读课”课型区分不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地;应试色彩浓厚,素养提升不够等。老师眼里只有考点,教给学生很多考点的“答题模板”;学生眼里只有题目,学到了很多的“答题套路”,可以在考试中依葫芦画瓢。更有甚者,有些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这些“自读课文”考试不考,大刀阔斧地砍掉,或直接跳过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那我们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到底如何来解决呢?我认为朱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朱老师课堂伊始,通过汉子竞猜的方式,出示了甲骨文的,让学生猜现代汉字雨。原以为这样的开头显得没有新意也毫无必要,但朱老师在这堂课的结束将自己的板书设计成了

这时,我才明白朱老师的“别有用心”,不禁为之赞叹。

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朱老师整堂课都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进行自读学习。她将文章中出现的6个旁批做了分类,旁批1.3是赏析性旁批、旁批2.4.5.6是启思型旁批,让学生围绕这几个旁批进行讨论。朱老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回答旁批中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旁批的方法,然后学做主编,添加旁批,让学生学习并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学生兴趣很高,自主学习的激情被调动,在示例的引领下,都能完成对应的旁批要求。接着,朱老师又用前面学过的教读课文的方法(如朱自清的《春》),进一步赏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随后,她还通过“以诗解文”的方法,就是出示作者《中国的土地》这首诗来引导学生找出这篇文章中描绘的田园美景的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诗意的语言,感受作者对自然喜爱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借鉴课上诵读、品味的方法,自学课文其他段落,并能够“聚焦校园一角,模仿文中用拟人、比喻来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将课内的理论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实践训练。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呈现了自读课文该有的阅读姿态。

随着年段的进阶,“自读课文”的比重会逐步加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自己一定要定好“自读”的位,加快“课型”转型,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成为“自读课”的新常态,让学生的“自主阅读”真正发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让“自主阅读”真正发生——观摩东台朱老师执教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