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月亮的夜晚。
走路不要打火把,
要是走路打火把,
月亮就伤心了。
——高行健《灵山》
“你坐的是长途公共汽车,那破旧的车子,城市里淘汰下来的,在保养的极差的山区公路上,路面到处坑坑洼洼,从早起颠簸了十二个小时,来到这座南方山区的小县城。”
内容简介
“我”是一位80年代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他因被医院诊断为肺癌,而踏上南去回归自然放松情绪的旅程,途中无意间听到关于灵山的谈话,便萌生了寻找灵山的想法。最终却发觉现实中的灵山并不存在,所谓灵山只是村民用来求子的顽石。
主人公“我”为了摆脱政治的束缚,试图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的主体,但“我”走向了极端:“我”完全走向了边缘地带,成为一个孤独的、没有力量的个体。
隐喻象征
《灵山》这部小说共写了81节,暗示历经81难。整个西游的过程,是内心对话的过程,也是寻找“灵山”的过程。“灵山”所象征的精神乃是内心自由的精神。灵山可以阐释为菩萨山,也可以阐释为逍遥山、自由山、自在山。灵山的结尾是一只青蛙一眨一眨的眼睛,作者没有写出答案,他让读者去体悟。
灵山并非外在的上帝,而是内在的自由心灵。“灵山” 原来就是心中的那点幽光。灵山大得如同宇宙,也小得如同心中的一点幽光,人的一切都是被这点不熄的幽光决定的。人生最难的不是别的,恰恰是在无数艰难困苦的打击中仍然守住这点幽光,这点不被世俗功利玷污的良知的光明和生命的意识。有了这点幽光,就有了灵山,灵山是内心的觉悟。内心觉悟到自由便找到了灵山,内心不觉悟,便永远找不到自由,也找不到灵山。自由完全是自给的,不是他人给的,也不是上帝赐予的。换句话说,通往灵山之路即通往自由之路,要靠自己寻找,自己去走出来,而不是靠他人指点“迷津”。
第76回有一段: 他”问一位拄着拐杖穿着长袍的长者“灵山在哪里?”老者闭目凝神。“您老人家不是说在河那边?”他不得不再问一遍。“可我已经到了河这边。”“那,就在河那边,”老者不耐烦打断。“如果以乌伊镇定位?”“那就还在河那边。”“可我已经从乌伊镇过到河这边来了,您说的河那边是不是应该算河这边呢!
“你是不是要去灵山?”
“正是。”
“那就在河那边。”
“老人家您不是在讲玄学吧?”
老者一本正经,说:“你是不是问路?”他说是的。
“那就已经告诉你了。”
作品评价
《灵山》是一部“无以伦比的罕见文学杰作,也是一部朝圣小说 。
——瑞典文学院
高行健是通过他在中国大地、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漫游,用他自己的感受使人们触摸到中国实在而神秘的民风、民俗和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他用不断多换的‘你’、‘我’、‘他’在挖掘人性的内在品质提醒人们要拯救自己的灵魂, 用虚幻的想像把人们带到一种空灵的境界。
——汤一介
以上内容照抄百度
推荐一读。
相信每个人心中的灵山都是不一样的,艺术的《灵山》只此一部,现实的灵山却千差万别。
是很久之前读的了,当年第一想法是,如果哪天我也可以这样写字该多好。写你去做了什么,写路上的风景,写你所见所闻,写那些隐晦任人猜测,写那浓的化不开的黑,写你的愤懑挣扎,写你的宽恕。可不可以呢?等所有的心情化为文字再变为白纸上的铅字,那该有多愉快。
《灵山》情节是碎片化的,没有完整统一的情节,“朝圣”成为贯穿整个小说的主线, 围绕这一主线全是细碎的叙事,所以我也没有一口气读下来,差不多读了好几周。那时我胆小又敏感,被一箩筐的事情困扰着,读完这本书像是一场自我修复然后痊愈。
“我想,只要把船撑出芦苇丛,便可以到那广阔的水面上去,在这寂静的高原的湖心里独自荡漾一番,同谁也不必说话,就消融在这湖光山色湖天合一的环境里倒也不坏。”
“黑暗浓密得浑然成为一堵墙,再走一步似乎就要碰上。我禁不住猛然回头。背后的树影间透出一点微乎其微的灯光,迷迷糊糊的,像一团不分明的意识,一种难以搜索的遥远的记忆。我仿佛在一个不确定的地方观察我来的那个去处,也没有路,那团未曾涌灭的意识只是在眼前浮动。”
这些文字抚慰人心的力量超乎想象。这种话经常让我幻想起湖心亭的落雪,鹅毛大雪把自己淹没的那种冷,巨大的星空下亿万颗星星急急的往下坠,又或是小时候盯着太阳久了,那些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大大小小的光斑在空中乱舞,一不小心就钻进了皮肤里无处可躲。
无事的时候翻一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