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鴻篇巨著”。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应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其主题深广性和艺术价值之高已蜚声文坛。但是读了这部名著,我还是愿意把自己的一点点感触记下来,权当笔记吧!
首先,书中出色的魔幻手法深深吸引了我。
书中的情节那么荒诞离奇!这荒诞离奇又建立在一个普通家族的现实生活之上,因而又促使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从布恩迪亚家族上一代因近亲结婚而生下的一生都拖着长长的猪尾巴的孩子,到第七代那个猪尾巴的男孩被蚂蚁吃掉;从第二代何塞周游世界回来后那满身的刺青、巨人般的体格、震得山响的呼吸到老何塞竟然习惯于栗树底下风吹日晒雨淋的生活,呼吸里也充满了土壤的气息,雨的气息和花草的香味;从丽贝卡的用吃土来寻得满足的行为到全镇都患上失眠症;从上校的未卜先知到鬼魂的随意走动和不断变老……这些都让人感到一种新奇,一种虚幻,但这虚幻又让人感到真实,以至于有似真而幻,似幻而真的感觉。因为这些夸张的描述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是以马孔多这个小镇的建立和神奇的消失为依托,是与乌尔苏拉与何塞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掩卷沉思,这些夸张的描述又让我看到了一个纯粹的世界,一部人类发展史。马孔多这个小镇的建立、经历战争、重建、消失,让人想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小镇上的人物经历了人类所具有的几乎全部情感,美好的,丑恶的。激情四射的,平静似水的。
当然这些情感里最突出的是孤独。
老何塞因突然发现每天的太阳都一样,每天的钟表时针都一样,而被人认为是发疯,被绑在栗树底下;上校的孤独终老;阿玛兰妲不停地织着黑色的寿衣,织了拆,拆了织,全家人缺乏交流。孤独是书中人物的共同特点。
而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可以说,孤独是人的精神状态的最高境界。
“高处不胜寒”,“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都是说的孤独吗?老何塞因为突然发现了事物的不断重复,而感到生活的机械和无意义,上校突然明白了一生为了对谁都没有用的东西而打仗的荒唐,阿玛兰妲突然感到了爱情的不可信任。他们都是进入了一种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境界,所以感到孤独。
就像生活中人们最终会陷入理工科学的孤独,人文科学的孤独。阿基米德说,别弄乱了我的圆,是一种沉迷的孤独。牛顿,思考的孤独,贝多芬,生活的孤独。曹雪芹,司马迁是艺术的孤独。
都市年轻人也是孤独的,他们是承受压力和拼命工作的孤独。
其次,书中人物有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老何塞对吉普赛人磁铁、望远镜、航海仪器的痴迷、率领村庄男子对通往外界道路的开辟,第二代何塞的周游世界,奥雷连诺发现的那只大帆船以及泛着白沫的大海,都是他们对外界世界的探索。这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啊!
再次,书中人物孤独中不乏亲情。乌尔苏拉对儿子奥雷连诺上校的思念,当上校要被执行枪决时,母亲乌尔苏拉想尽办法去探望他,并毅然带去了一把手枪。读到这里,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之叹,乌尔苏拉的对儿子的柔情掩藏在了刚强之下。被驱逐出家门的第二代何塞,毅然救下了正要被枪决的弟弟,但是自己却遭暗杀。惨死后,他的血液一直流到了母亲家里。这不正是亲情的回归吗?
当然,他们家族也渐渐地滋生了贪婪和不思进取、挥霍无度的思想。巨人何塞对土地的扩张,借口这些土地是父亲留下的,而侵占了村里的很多土地。双胞胎奥雷连诺第二靠牲畜的意外的超强繁殖力来发家致富。他竟然用钱贴满家中里里外外的墙壁,来显示自己的富有,把香槟当水来喝,完全不顾曾祖母乌尔苏拉的劝告。
他们有最朴素的愿望,不受外界干扰,按自己默认的秩序生活。他们不需要政府,不需要神父。当政府派里正来管理马孔多时,老何塞首先就把他赶了回去,我们不需要别人的管理,政府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好事情。当神父要在这里建立教堂时,他们说,马孔多很久都没有神父,他们都是直接与上帝解决灵魂问题!当上校要审判罪人时,乌尔苏拉威严的说,只要我们这些母亲还活着,就不能让你们胡来,只要不合情理,我们这些母亲就能脱下你们的裤子,打你们一顿。这是他们对道德的崇拜,对无理的审判的蔑视。乌尔苏拉声称,你要是枪决了马尔克斯,我就杀了你。这又是对人情的呼唤,对冷漠的痛恨。这是他们对人自身的力量的信任,这又何尝不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当然不能不谈书中的爱情,人们说,书中没有爱情,只有纵欲、乱伦。对于这些,只能解释为那是孤独时期爱的狂乱。也许,只有阿玛兰妲最懂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是多么的艰难。只有她经历了爱、嫉妒、狂乱、羞涩、自责、愧疚……
总之,细品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魔幻中无不展示了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上也算是我一个异国之人对这部书的些许感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