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看起来孔子似乎对老师下了一个颇为简单的定义: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就行。但真的那么简单吗?有多少人读书时愿意认真复习,工作后习惯总结复盘?别说新收获,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都难。

喜新厌旧大概是人之本性,所以大多数人不是正在追求新鲜刺激,就是在追求新鲜刺激的路上。知识学习也是如此。

我曾在课堂上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从高中各科分别抽取一个知识点来考验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比如语文课文当中的某句诗,数学当中的某个公式定理,英语中的某个句式,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能全部记得的几乎没有,大多数同学只记得一两个,甚至有同学全都忘记了。我抽取的知识点其实不难,全都是考纲范围内基础的知识部分,连中级都没有,却考倒了大批同学。说明大家对于知识的记忆多半都是机械的,应试的,暂时的。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李笑来的数学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只能得三四十分。他妈妈请老师给他补习,老师只让他做最简单的题目,反复练习,中级高级碰都不碰。神奇的是,不到两个月,李笑来的数学成绩就提高到七八十分,整整提升了三四十分。由此可知,普通人要想突破“宿命”,根本不需要搞什么奇招妙招,剑走偏锋,老老实实把基础知识吃透,足够了。这也是脚踏实地的另外一种诠释。

同时我认为,这句话也不只是给老师,人人都应该做到温故知新。读书时大家应该都会做“错题集”,如果真的反复练习错题集上的题,成绩肯定不会太差。但据我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他人,很多错题“错题集”里都有,反复多次出错也不稀奇。

推而广之,北大学霸刘媛媛给自己弄了一本“错话集”,她认为,一个人在沟通表达中出现的错误类别总量是有限的,仔细记录分门别类之后会发现就那么几类,比如说得太快嘴巴跟不上脑子,喜欢夸海口,把讽刺当幽默等。找到问题之后对症下药,很快就能克服。可惜的是,很多人经年累月地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而不自知,别说当老师,连自己都教育不了。

所以,综合来看,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读书时老师告诉我们“就3招”:课前预习找到问题,课上听懂找到答案,课下复习反复巩固,不出好成绩才怪。

第37期下周有目标,我们一起脚踏实地,从简单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加油!共勉。
图片

图片

-END-

乐途高歌
【微信号】WangLe52Love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温故知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