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驱动 -孔子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自古就有“礼制”与“法治”之争,且延续至今。现今多数人的观点依然是“道歉如果有用,那还要法律做什么?”

诚然,针对冥顽不灵者法治很有必要,效果立竿见影。但统治者或管理者若将法治当作灵丹妙药,甚至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那公民或组织成员看起来会很“听话”,内心却会慢慢失去礼义廉耻。

比如公司里事无巨细都讲规章制度,工作成效人情关系全部量化——迟到一分钟扣50元,扫地计2分……确实少有人再迟到,也有人会为了分数去扫地,却也不会有人早到,不会有人心甘情愿地扫地,更不要谈做除了扫地之外的事情,都是“分外事”,又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做呢?

这种管理思维破坏的其实是人的内在驱动力,一个总是需要外界约束规范的集体,人们都会丧失主动性,试问:人人都缺乏主动性的集体怎么可能有活力呢?

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不要总是因为外界的要求而去做什么:公司给钱所以努力工作,上级提拔所以卖力表演,老师奖励所以认真学习,父母唠叨所以奋力向前,最后你会发现,工资越来越高,计较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高,私心越来越重;分数越来越高,动力也来越低;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低……

被动应付消耗的是自我的内在动力,只有主动寻求才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去推动一个人获得真正的成功。当然,主动性也不会自己带来,需要培养,就是孔子提到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德服人,以礼待人。

需要强调的是,在教育学生和孩子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凡事想要“管好”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肯定管不好,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没管好,漏洞百出。惩罚可能会收到一时的效果,却永远都教不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有人会说:“那知错不改者如何?”做事可以速成,独独教育、培养无法速成,少有人错过一次就永不再犯,更多人需要的是理解和机会,还有一颗温柔的耐心,只要我们没有失去耐心,连水滴都能够穿石,何况人心呢?

第32期下周有目标,我们一起培养耐心,自我驱动。加油!共勉。

-END-

乐途高歌

【微信号】WangLe52Love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自我驱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