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四卷)-青春志》读书笔记

1

第一卷易中天给大家讲了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来的。第二卷讲了夏商时代,国家是怎么来的。第三卷讲了西周时代,中华文明是怎么来的。这一卷进入东周至春秋时代,易中天用了一种特别巧妙写法来介绍这个以礼仪著称的时代。大人物、小人物的奇妙故事,串连起不朽的中华青春志。

易中天在本卷后记里写到,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描述了我们民族的“身子骨”,那么本卷要展示的就是“精气神”。那些少年心气,那些男生女生,那些花花草草,那些磕磕碰碰,都无不透出青春气息,湿漉漉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让我们无限向往,让我们过目不忘。

图片

2

东周有别于西周,注定是充满故事的时代。周王室日渐衰微,群雄纷争并起,诸侯国势力越发强大,动乱时有发生,甚至开始动摇周天子地位。虽周礼的影响依旧存在,但已显疲态,日渐式微。那个时代像极了我们的青春期,对旧生活的疑惑,内心充满叛逆与波动。没有新信仰支撑。于是就用心、用热血、用情感,去触碰和感知这个世界。

在《青春志》里我们看到一群不可思议的中国人。

刺客一章,易中天给大家讲了豫让、鉏麑、荆轲和聂政四个刺客的故事。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只为报智伯恩情。鉏麑,忠义两难全,只能杀身成仁。荆轲,义无反顾,血溅王廷。聂政,毅然毁容自尽,以护雇主和家人。他们接到的命令来自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天良。天良在,则天理存。悲壮的让人泪目。

图片

3

情人一章,着重讲了夏姬的故事。中国的夏姬跟希腊的海伦十分相似。海伦是传说人物,记载于荷马史诗。夏姬是历史人物,生活在春秋时期。夏姬的长相如何,已无从可知,只知道她有过很多男人。到底有多少,没人能准确说出。她一生情人无数,所有和她有过性关系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还有一个国家因此覆灭,可谓名符其实的红颜祸水。更奇特的是她在50岁高龄的时候,还得到了真爱,和一个叫巫臣的男人私奔了。

海伦使得特洛伊城彻底毁灭,众多英雄战死沙场,无数百姓惨遭蹂躏。但结果是她没有受到任何谴责,而夏姬确被认为是一个淫妇。为什么?因为人神有别。夏姬是“人之罪”,海伦是“神之过”。希腊更看重女人,我们更看重祖宗。但无论希腊还是华夏,战争都是重要的,战士也都是重要的,更是史家不可忽略的。因为只有在战争中,人性的美和丑才会暴露无遗,并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4

古人打仗甚讲规矩,但只有在春秋时才是如此。大家找个开阔的地儿,架好阵势,然后还得要讲礼仪,讲规则。第一条,不斩来使。使节无论职位高低,任何时候都神圣不可侵犯。第二,不以阻隘。就是不在险隘的地方阻击敌人,一定得在开阔地带堂堂正正地进行决战。第三,不鼓不成列。就是对方阵势摆好之前,另一方不能击鼓进军。第四,不重伤。就是格斗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不管伤在哪里,都不能再来第二下,应该让他回去治疗。第五,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人,应该让他回去养老。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时,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为限。所以在春秋,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因为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干什么?如此绅士风度,堪比奥林匹克。

有一位国君宋襄公,公元前638年,他率领宋军跟楚军交战于泓水。宋军先到,并且列好了阵势。本来趁着楚军渡河的时候可以趁机先动手。可是宋襄公不答应,坚持要遵守“游戏规则”,等楚军过了河之后,再发起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受了伤,并且于第二年去世。

图片

5

除了战士,还有人臣和使节的故事。一位叫狐突的臣子,两个儿子追随晋国流亡公子重耳逃亡在外。晋国君主怀公抓住狐突,以狐突的性命相威胁,逼他让两个儿子回国。狐突正色陈词:我若挑唆儿子背叛重耳,我又将拿什么来效忠君主您?因此狐突坚决不肯从命,最后毅然赴死。何等的气节与风骨。

一个叫叔詹的使臣,在晋文公兵临城下的时候,挺身而出,请求以一己之身换回国家的安宁。晋人架起大锅打算把他烹了,叔詹面无惧色,慷慨陈词,愿意杀身成仁,报效祖国。一番话让一旁的晋文公惊为天人,亲手释放叔詹,并且以最隆重的礼节送他回国。

事实上,弱国未必无外交。相反,正因为弱势,才更要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弱国或战败国的使臣,不但要刚柔兼济智勇双全,还更要有君子风度和贵族精神。政治、外交、战争,说到底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因此真起作用的,一定是利,秦穆公可以证明;然而感人至深的则一定是义,晋文公可以证明。

图片

6

在青春靓丽的春秋,周制度和周文化开始崩坏。礼坏乐崩的结果,是天上的鬼神和地上的天子,一齐失去了自己的权威;高贵的君子和卑贱的小人,也一齐失去了道德的底线。中华大地变成了霸主和枭雄们耀武扬威和争权夺利的屠场,就像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希腊。

图片
结语

图片
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说过,一个成年人并不可能再变成儿童。但,儿童的天真不让他感到愉快吗?他不该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一个民族的固有性格,不是在他儿童的天性中,在每一个时代都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从西周、东周到春秋,就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那时的人,是有着真性情、真血气的,因此有情有义,也敢爱敢恨。这才有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义无反顾的战士,忠贞不贰的臣子,力挽狂澜的使节,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他们集体地表现出一个民族在她“发展得最完美地方”之永久的魅力和风采。

图片
附录:第四卷大事年表

前684年,鲁宋之战,县贲父因马惊而自责,冲进敌营战斗而死。

前656年,齐楚召陵之战。骊姬逼死晋太子申生。

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里克杀奚齐、卓子,荀息殉难。晋惠公即位,宋襄公即位。

前650年,晋惠公杀里克。

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国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史称“泛舟之役”。

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购买粮食,遭到拒绝。

前645年,秦晋韩之战,晋惠公被俘。一个月后被释放,杀庆郑。

前639年,宋襄公大会诸侯,被楚军俘虏。

前638年,楚宋泓之战,宋襄公坚持守礼,战败受伤。

前637年,宋襄公死在五月,晋惠公死在九月,晋怀公杀狐突。

前634年,齐伐鲁,鲁僖公派展喜使齐,齐退兵。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双方彬彬有礼宣战。

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国伐郑,叔詹和烛之武救郑。

前607年,鉏麑因拒绝谋杀赵盾而自杀。晋灵公被赵穿所杀。

前605年,郑灵公被杀。

前599年,陈灵公因夏姬故,被杀。

前598年,楚庄王伐陈,夏姬归楚,被许配给楚国大夫襄老。

前597年,春,楚庄王伐郑,郑国投降。夏,晋楚邲之战,襄老战死,知罃被俘,楚军教败退的晋军修车。

前589年,夏姬和巫臣私奔到晋国。

前588年,知罃被释放。

前584年,巫臣使吴,教吴以车战及外交,并联晋伐楚。吴国崛起。

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战争中相互行礼。楚王派人慰问晋国大夫郤至,晋君车右栾鍼向楚军将领子重敬酒。晋国下军统帅韩厥和新军副帅郤至为恪守君臣之道,放弃俘虏郑成公的机会,郑成公的侍卫长则为掩护国君撤退战斗而死。

前559年,卫献公因待臣无礼而被驱逐出国。

前556年,鲁国战士臧坚被齐军俘虏,因不愿被羞辱而自尽。

前546年,弭兵之会,晋楚争当盟主,楚人先歃血。

前543年,蔡景公为太子娶妻于楚,私通,被弑,太子继位,是为蔡灵公。

前541年,楚国令尹子围访问郑国,娶公孙段之女。虢之会,季武子侵郓,叔孙豹不以贿免。子围弑君即位,是为楚灵王。

前537年(鲁昭公五年),楚伐吴,蹶由使楚被扣,囚禁十四年后回国。

前531年,楚灵王杀蔡灵公,灭蔡,以蔡国太子祭祀社神。

前529年,楚国内乱,灵王自杀,蔡人复国。

前525年,吴伐楚,公子鲂占卜,战死。裨竃预言宋、卫、陈、郑同日火灾。

前502年,晋卫会盟,卫灵公让晋国大夫执牛耳,自己先歃血,发生冲突。

前480年,子路战死。

前453年,豫让刺杀赵襄子未果,自尽。

前397年,聂政刺韩,后自尽。

前227年,荆轲刺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卷)-青春志》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