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一、检视现有的时间观

说明我对自己的时间还是有一定的把控,对目标也有清晰的认识。但是执行一定要到位,高效,因为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只有3件事儿,读书,减肥和怀孕,但是除了读书可以循规蹈矩外,减肥略有成效,怀孕是举步维艰。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给他人带来什么好的影响
工作 带来收入,以及帮助
坚持读书 丰富了内涵,更加理解人生了
坚持运动 更加健康了
一直学习 为就业提供上升途径

 

5年内打算做的事情 如何实现
每年读书50本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每年坚持运动 Keep
减肥100斤 运动+饮食
写书 写笔记,写文章,慢慢练习

 

这本书写的不错,从目前我的认知来看,起码我已经涉猎了时间、健康、和学习着几个维度,虽然作者说的选择、行动、思维等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但是读完这本书,对我启发还是很大,而且我发现,读纸质书的启发性可能更大一点,而是读书要把握节奏,不能一下子读完,这样就没有思考的空间了。就像这本书,我读的太快了,而没有按照一个章节一个章节那样去练习和思考。

 

以后可以调整一下读书方法,基本上并行读,这样可以有时间消化和写读书笔记。否则一本书读完再写笔记,就会导致非常被动,量非常大,而不想着手。

 

而且纸质书会更好一些,可以翻着看,掌握整体的框架结构,非常有助于掌握作者的意图,但是电子书翻着就不那么方便了,很容易忘记前面读的是什么。

 

我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我是一个思考者,我思考如何才能获得一种丰盈、独特、完整、自足的人生,思考如何才能摆脱内心的禁锢,以更勇敢、更开阔的方式去生活。

我随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我对人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我自己,什么是命运?真的有什么好命和烂命吗?我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到底能不能改变我的人生?我已经从最开始的人是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转变成了开始思考我,思考我的身体,我的心理,我的感情和我的一切。比作者肤浅的是人,我在思考怎么获得幸福的生活,比如挣更多的钱,比如让身体减少疼痛,比如吃的好,玩的爽。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这句话特别对,孩子特别认真,而成年人好像都没有认真的在生活,比如我自己,比如我哥哥,比如邓超她大姐一家。我感觉他们好像都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压力,而是被世俗的潮流牵引着。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我就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经常憧憬未来,而不会活在当下,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清单,一个又一个任务,完成了划掉,写进年终总结,就大功告成了。而没有享受当下的此时此刻,此时此刻的时间,此时此刻的快乐。是一直需要纠正的事情,后面也会读到,工作中可以多一些计划,而非工作时间,一定要活在当下。对,这纠正了我的想法。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非工作时间要活在当下。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工作中一定要有计划,但是我现在好像有一点点走偏了,生活有很多计划,而工作中倒是没有了计划,或者把工作和生活没有分的很开。我现在应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这样才有利于我心智的成长,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无疑是浪费自己的人生。

 

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

五年计划我已经开始在做了,五年内写出一本书,我相信我可以的,目前我还在积累读书量和生活中的思考,也在练习写作,学习更多写作的技巧,当然我也在找灵感,我想写一本关于母亲的书,但是对于母亲的生平我并不了解,那个年代我也不了解,父母的想法我其实也不是很理解,下笔起来很难,我不知道我想要表达什么?母亲命运多舛,老天不公?农民生活不易,博得同情?我想我表达的不仅仅是这些吧。所以,我想要表达,但是我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

所以我还是需要积累,需要独立思考,思考生活,思考美学。

 

当然除了写书,我还得减肥和活的自在。

减肥这件事儿,我已经进行十几年了,但是反反复复,一直在发胖变瘦中间反复,我想我真的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怎么减肥?减肥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生活习惯,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要改进的习惯,比如爱吃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就好比是银子,而蛋白质是金子,我舍弃金子只要银子非常不好;还有就是运动,keep,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解决痛点。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找到真爱;

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

玩一下午手机游戏;

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练一小时书法;

背诵三首诗;

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

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

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

漫无目的地刷微博;

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读书,学习课程

●训练实践技能 —做饭,动手,软件工具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思考,上课

●提升审美品味 —-读书,参考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所以真的要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少追电视剧,少看综艺,因为这些只能开心一时,而不能累计任何有益的东西。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是真的,比如考驾照,比如治病,比如读书,比如想要写一本书。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我就是这样,所以是一个么有标准的人,我找对象也是这样,高考也是这样,但是我相信,我以后不会这样了,因为我要选择最优的那个,多比较,多思考,再努力去达成结果。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可能跟我正在读的原则有所映射,我希望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原则,我以后也会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说用十个月里赚的钱来养活另外两个月的自己。

我打算一个月专心干一件事,比如这个月主要解决小腿酸痛,下个月主要学习课程,再下个月,但是并行的肯定是有keep和泡脚,读书的,只是每个月重心略有侧重。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

我想我的内职业生涯就是写作,我希望我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30 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

这个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

 

扭扭捏捏、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的人,这种抗拒心理起了不小的作用。他们害怕批评,害怕反对声音的出现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而被攻击和嘲笑。于是这种惧怕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我就特别害怕把自己的公众号在朋友圈推广,说明我心虚,对自己没信心,而且不愿意暴露太多个人的事情,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出身,怕被嘲笑。其实我应该把一些文章在公众号里面推广,考验一下自己,看看别人认为怎么样。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而对习惯于制作简单作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能力的一架梯子。

工作要讲究方法,一定不要损耗太多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解决同类问题。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

一个是技工,一个是教师。

 

设计PPT的架构

对,工作中就应该写把主要问题解决,然后在来解决排版和美观的问题,不能先做排版再填内容。

 

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越成熟的学习者,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

 

把一本书缩减成一句话后,原本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都扔掉了。哪怕是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把一本书的要点勾画出来,也免不了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所以,归纳虽是不可少的思维,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把细节和血肉完全丢掉,因为这些细节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练

这就是写作的方法,每个人写作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既然是一个小说,当时不会想一个思维导图一样简单直白,少了人文的情怀。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

 

写作式操练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像在大学里,对原本一体的世界的洞察,却为了研究的方便被划分成很多个学科,更糟糕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而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都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分隔。

人不是分割的,生活也不是分割的,社会也不是分割的,都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以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多年专业教育塑造的知识壁垒,大多数医学研究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广度,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自然无从谈起,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医学难题长期无法解决或者无甚进展的原因之一。

集中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在《创业维艰》一书中说到这件事时,他解释说:“管理能力是后天掌握的一种技能,而不是先天具备的禀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管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验都是在一定阶段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事事都追求完美的问题是,忽略了每个人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那么点精力,如果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则能不做就不做。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反馈分析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

我记得我4月说过我要认真学英语,如果我一直在执行的话,我应该学了5个月了,可是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开始英语的学习。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而不是那个折磨人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你也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一个每天承受巨大压力、被时间追着跑的创业者。

 

创新分两种,一种是从0到1的创新,另一种是从1到N的创新

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

 

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所以我的目标是要做一个有独立心智的人,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PRACTICE实践练习

1.请你选择一门可能枯燥但有用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做好具体的学习规划。

2.请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作品。

节后考虑做英文计划。

 

信息是爆炸的,知识是过载的,观点是鼓噪的,热点是速朽的。

众声喧哗。我们每天要面对各种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信息,它们或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或是充满了陈词滥调。

 

沉没成本谬误

switching cost

task switching

rule of thumb拇指原则

近期未来nearfuture

远期未来distantfuture

tacit knowledge

人因学humanfactor

本质安全性inherentsafety

learning by doing

写作同伴peerwriter

证实偏见confirmationbias

手术安全清单surgicalsafety checklist

乔哈里窗格

 

公开区(openarea):我知他也知。

盲区(blindarea):他知我不知。

隐秘区(hiddenarea):我知他不知。

未知区(unknownarea):我他都不知。

表格morphologicalbox

作品集portfolio

常规型专长routingexpertise

适应型专长adaptiveexpertise

了解knowledgeabout

知晓knowledgeof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