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角色视野看《应物兄》中
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化
新世纪以来,高校知识分子写作渐增,知识分子的精神问题也不断受到关注。李洱的 《应物兄》较受关注更是通过塑造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群像,向读者展现了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作品围绕中心人物应物兄展开,各路人马不断登场,展开了“太和”研究院的建设筹备工作,最后以应物兄的意外死亡作为结局,小说戛然而止。但是,小说带给人的启迪却没有就此终止。
知识分子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及时代担当的社会角色,往往被现实生活的物质利益和不可遏制的私人欲望所淹没,知识分子昔日的伟岸形象正在不断崩塌,尽管老一代的知识分子依然捍卫着精神高地与道德底线,守护着知识的神圣性和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但是中年知识分子不断为日常生活所累,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角色失范,精神世界一片荒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
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转变
角色(role)一词来源于戏剧,指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角色理论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行为的重要动机,个体根据其社会位置而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而角色是个体对社会期望的反应。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进一步指出,行动者表现自己的方式是通过强化自我概念,将其展现为某种特定的客体。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照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按一定的社会期望,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即个体的社会角色。
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符合角色期望的个体行为,将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在波澜起伏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剧变之中,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角色认同也发生了变化,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自我价值的构建。
90年代过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知识分子由中心走向了边缘,从社会精英走向凡夫俗子。知识分子正成为新的“零余者”、“多余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迷茫与困顿也反映在了文学作品中,他们也被物质利益驱使着走向世俗化。在“道德高尚的济世者”与“平凡普通的谋生者”这两种主体角色认定的不断摇摆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也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家以充满失落感的作品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坚守-放弃”的两难选择。
相对比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我们可以看到知识阶层曾经的那种崇高的、作为启蒙者的社会角色定位在不断地被瓦解,现在的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的,更多是他们内心的困惑、前途的迷茫,甚至是人性的堕落。李洱创作的《应物兄》也是如此,作者通过塑造性格各异的知识分子群像,其实向我们展现了新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集体的精神溃散,一定程度上也反思了以穷理格物为职志的儒学如何因应后现代今日之变化,“无家可归”的知识分子如何重新确立价值、找到精神家园。
在作品中,李洱实际涉及了对三代知识分子角色认同的书写,其中老一代知识分子如双林院士、何为教授、张子房教授等人,他们对“传道受业、无私奉献”这一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积极认同,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即个体的社会角色。即便经历过种种磨难、即便外界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发生了种种变化,大爱无私的奉献形象依然是他们所认同的自致角色。因此,他们依然怀抱着对知识的崇敬与道德坚守,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依然保持着“清心寡欲”的淡泊心态。比如双林院士,在经历过文革的苦难以后,紧接着又离开了妻子儿女从事导弹研究,使他个体的小家庭几乎分崩离弃,然而在晚年,他一方面想尽办法努力补偿自己的家人,一方面通过捐款、义务讲课等活动继续给社会带来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对待亡妻的态度上,对比乔木教授,双林更见深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林院士的形象在一片坍塌的负面形象中挺立了起来,成为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正面人物。
而从中年一辈知识分子起,大部分人在“坚守-放弃”的两难困境中齐刷刷地倒向了“放弃”,他们一方面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被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形象,一方面却无法对角色产生认同感。我们通常吧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成为角色认同。如果个人按照他人的期望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为角色扮演,便能以此来获得并感知他人的态度,完成作为自我的“客我”方面的构建。显然,中青年一辈知识分子便落入了角色失范的窘境,他们对于社会一贯的期待并不认同,或放下了个人的尊严、或放下了昔日的理想,投身于物质利益与声色犬马的追求当中去,诸如吴镇、张明亮、程刚笃、易艺艺、卡尔文等人,他们的卑劣或放纵已经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可以说是彻底打碎了知识分子固有的文质彬彬形象,情欲与物欲的本能已经完全盖过了知识和理智,文本中大量不可思议的情爱描写也在向我们传达者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走向更彻底的角色失范。
2
知识分子的角色冲突
与精神蜕化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经常需要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即角色丛,亦称角色集或角色组。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青年知识分子身上。他们常常处在专业的知识权威、追名逐利的市侩、放纵情欲的浪子等多种角色的矛盾冲突之中。书中描写了大量知识分子的低俗言谈与放纵情欲,这和我们心中既定的知识分子形象其实存在着很大落差,但是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这些过于泛滥的情爱描写与低俗图景,也是知识分子角色冲突的集中表现。
《应物兄》中不乏官商勾结与权力斗争,然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还属书中大量的情爱描写与低俗的黄色段子,这和高尚神圣的知识、学院完全是两种极端的存在,而作者就是在书写低俗与性爱时,也不忘引经据典,用儒家思想去附庸日常生活中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通过将高尚与低俗这两端反复融合,使得乌烟瘴气的氛围始终缠绕着济州大学、缠绕着儒学研究院、缠绕在汪洋的知识当中。知识的严肃性、包括知识分子的原本身为社会良知的传统责任被权色财气彻底消解了,使他们每一个人看起来都空洞、无聊、不知所谓。
书中提到了一个名叫卡尔文的青年知识分子,他身上兼具着外国留学生、铁梳子情人、黄兴公司区域负责人等多种角色。他来到济大学习儒家经典,照理他本该学会那些温柔敦厚的仁义礼智信,然而事实上他对于知识完全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空闲时间便用来结交各种不同的女生、包括女商人铁梳子,还和他人畅谈性事的体验,毫无羞耻之心。在小说临近尾声时,他因传播艾滋病这个罪名被遣返,事后又在美国疯狂攻击诋毁中国。显然,他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完全是模糊的,这样一系列荒唐的行为,让我很难把他的形象同曾经作为高知、精英的知识分子联系起来,他更像是一个流氓般的市井小人。而应物兄的博士生易艺艺的行为就更加叫人震惊,难以想象一个本应靠着知识和才学谋生的女博士竟然会如此不学无术,反而主动为自己建构起“程刚笃情妇”的角色,并努力地去稳固这个角色。这样荒诞的社会角色定位却得到了其父罗总的认可,他主动送礼,帮助女儿与程刚笃攀扯上关系,结识巨儒程济世先生,以此来谋求太和研究员的职位。
书中还有一些人物的言谈,实在让人难以把他们和曾经高举自由民主旗帜的知识分子联系起来,他们的行为表现出知识分子向“市侩”这一社会角色的倒戈。比如应物兄的博士生张明亮,为了迎合珍妮写的论文《儒驴》,不惜曲解《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内涵胡诌逢迎;为了留校工作,彻底放弃了自己曾经的理想,甘心养马喂驴伺候蝈蝈。还有小说中最为无耻的一个知识分子形象吴镇,明明是无才无德之徒,却靠奔走钻营与威胁勒索上位,甚至成为了太和研究员的副院长,这实在是让人对将来的研究院的发展、包括学术的纯洁性感到担忧。而权力与金钱入侵学术,也让两千年前孔子的谆谆教导被置于一种无比尴尬的状态:书中提到黄兴要为他的新品避孕套取名,栾省长的秘书邓林想到曾有一位上海教授用孔子所说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来描述男女性爱过程,并提议将避孕套产品命名为“温而厉”。读至此处总是不由让人感慨一句“呜呼哀哉”,儒家严肃的思想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竟被亵渎至此,实在是悲哀。
3
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这让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这些理当作为时代中坚力量和新生力量的青年知识分子会变成这样?社会发展的多方原因以及知识分子的内在焦虑共同促使了新世纪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失范。
(1)外部原因施加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物欲的疯狂追求,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将自己的欲望“解放”了出来,萌生出一种拜金主义和及时行乐的思想,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新生代学人中毫无道德感和羞耻感的不在少数,他们是丧失信念和理想的一代人,用尽一切手段只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比如上文提到的易艺艺。此外,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往往并不是因为研究本身,而看重知识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当知识变成了营利的工具,科研也就成为了这代人追求现实利益的跳板,科研的神圣性与严肃性也就遭到了破坏。于是,知识分子对事业理想的情感寄托则大部分要被转移,知识阶层的价值信念受到动摇也就不足为奇。同时,学术研究本身的输出和回报也许并不成正比,比如华学明就因为此两者的失衡而走火入魔,他在研究人工繁殖济哥的过程中急功近利,以至于草率地判定济哥已经灭绝,并幻想着这项科研将会给他带来的巨大物质回报,最后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是高校的开放性空间使其正在受到社会力量的入侵。我们习惯于把高校比作为“象牙塔”,因为在大学校园中,学术氛围与生活环境都相对纯粹和封闭,没有社会上那么多尔虞我诈和权利纠纷,这就给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和安定的场所。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在进入大学校园,商人的投资、政府的支持、领导的任免等问题也同样引人上心,象牙塔逐渐成了为财色勾结、权力角逐的场所。太和研究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场所,这里头混杂许多世俗的烟火气,甚至是各种行贿与包庇,这些社会的强势力量带给这些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一种躁动感,每个人都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却又方位不明。比如作品中提到两位研究屈原的教授,邬学勤和伯庸,两人之间争锋相对,热心竞选行政职务。吴镇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空降”成为儒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让应物兄一度感到自己被架空的危机。罗总更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留在儒学研究院、攀扯上程济世,不断奔走送礼。这些直观的权钱冲击都会让知识分子对从前坚定的知识与信念产生怀疑,从而堕入物欲横流的社会长流中愈陷愈深。
(2)内在焦虑
在人格的发展中,对基本安全感的需要以及对现实的或者假想出来的、威胁的反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个体对现实或假想威胁的反应,即焦虑,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动机力量。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焦虑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三种类型。道德性焦虑是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是后天产生的,受社会习俗、道德教化的约束,当自我认识到个体的需求和道德良心产生冲突的时候,将体验到羞耻和罪恶感,并且和神经性焦虑一样,无法通过回避来获得解脱。
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受到现实的冲击,引发焦虑,这也是最容易导致知识分子角色冲突从而走向角色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应物兄这个角色,正如毛尖的评价一样,我们可以说他是纯洁的、也可以说他是无耻的。从应物兄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知识分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聚焦着许许多多矛盾,就像费鸣形容的那样,他有一张“焦虑、疲惫与渴望相交织的脸”,在应物兄身上,一方面有着对学术的尊重和知识阶级的精神记忆,一方面也有被现实俗物所累后的随波逐流。中年一代的知识分子似乎更加矛盾,他们还抱有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炙热记忆,所以他们不会像新生代那样迷茫,但同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剧变也让他们学会了弯腰和沉默。理想和现实不断地撕裂,自身的负罪感也会愈发深重。格罗斯(Gross,1958)主张,在解决角色冲突时,应该采取在期望之间进行选择、回避或者妥协的策略。弗拉特(Van de Vliert,1976)认为,解决强烈的角色冲突必须采取三个步骤:选择、妥协或从情景中退出。
作为主角的应物兄以及其妻子也在现实婚姻的种种不如意的推动下,也从未对彼此的夫妇角色产生过认同感。只是应物兄在与朗月发生关系时,他依然明确能意识到自己正在做背德的事情,并且在心中产生了不安以及羞耻,但是面对这样的角色冲突,他还是选择了像朗月妥协,没有严辞反对,但本质上也并未拒绝。这种行事方式也表现在应物兄一贯的处事原则上,就好像应物兄听到其他学者用儒家思想来形容性爱过程时,内心是极度气愤的,但也只是通过腹语表达不满,他选择了妥协的态度处理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良心的拷问和焦虑的在场却始终盘桓在应物兄心中,使应物兄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表现愈发分裂。作者在文章末尾用一种极具偶然性的处理方式终结了整个故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依然能够想象到,没有这场偶然的车祸,应物兄也终将在这撕裂的两端走向角色崩溃。
而人心中如果长期压抑着巨大的痛苦和焦虑无法排遣,于是就诉诸于其他的宣泄口径。性爱本是人性的重要成分,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一种原始的生物本能,遵循“唯乐原则”。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性欲”与“自我”、“超我”处于不断的冲突状态,受到“自我”和“超我”的限制、压抑,但这种限制一旦失控,“性欲”便会泛滥。小说中提到的这些放纵情欲的知识分子,在种种政治压制、文化侵蚀、以及信息时代的扭曲消耗下,他们已然放下了高贵的人的尊严,化身为被欲望支配的兽物。这个问题不仅是知识分子的问题,但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已足以使他们从神坛跌落上,成为凡俗众人。因此在物欲社会愈发膨胀的本能冲动与理想价值的矛盾中,如何缓解角色冲突与内在焦虑,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4
精神维度的角色崩溃
“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于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在除魅后的近代世界里,意义的问题逐渐浮现,解决的唯一资源又只剩下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纵欲与虚无之间的轮替交叠自然愈演愈烈,表现了人类每一次建构意义时从张狂得意到失败丧志的循环。”放纵情欲总是和空虚失落相联系,正如知识分子在角色的冲突中找不到纾解的正确出口,最终也会走向角色的崩溃,这份崩溃指的并不只是肉体上的死亡,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和空洞。
96万字的《应物兄》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是一本空洞的虚无之书,情节被肢解到支离破碎,作为中心事件的“建立儒学研究院”更是无疾而终,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到故事结局,太和研究员的成立也依然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众人翘首以盼的程济世先生并没有回国,而筹建研究院的资金也从未到位,官场中人纷纷落马,各路市侩粉墨登场,即便最终儒学研究院成功建立,复兴儒学的伟大事业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小说营造出的空虚感、荒诞感、破碎感也就正如角色濒临崩溃后精神世界的一片虚无荒原。儒学复兴的失败,一如知识分子重构社会角色的失败。保持着“知识分子”角色的老一辈学者们相继离世,年轻一辈知识分子无法对传统的知识分子角色产生认同感,《应物兄》的大结局看似“落了片白茫茫大地”,事实上所有的纷扰和腐败仍在继续,而这个未解的难题永远地定格在了读者面前。
文案:袁昕彤
排版:金云艳
责编:王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