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雨》中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实践

浅谈《雷雨》中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实践

《雷雨》这部戏剧,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戏剧极力打造一个“大团圆”模式的戏剧结局,它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悲剧,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也展现出西方悲剧理论的色彩,尤其是古希腊的悲剧理论。通过收集和阅读一些资料和论文,下面我将尝试归纳一下《雷雨》的悲剧性建构中所体现出来的西方文论与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作者曹禺曾说:“这个剧(《雷雨》)有些人说受易卜生的影响,但与其说是受近代人的影响,毋宁说受古代希腊悲剧的影响。”古希腊悲剧常常体现命运的残忍与冷酷,雷雨也有这样的特点。

中国传统戏剧中并无西方意义上的“悲剧”,大多数戏剧走向悲剧的原因,无非是剧作家塑造了一个恶人的形象或是其他外在的推力,一步步打压主人公,使主人公走向毁灭,但通常有会在结尾给它赋予一层“大团圆”结局的外衣,比如《窦娥冤》,虽然窦娥含冤身死,但作者通过一些浪漫主义的奇幻手法,让她的冤情最终得到昭雪,很大程度上冲淡了悲剧意味。

而《雷雨》则不同,剧中不幸产生的原因是人物之前的过失和命运的巧合,具有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无常的精神气息。同时,《雷雨》的故事在一天内展开,却又通过这一天中的突转与发现回溯 30 年前的往事,完美体现出“三一律”的原则。因而,《雷雨》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悲剧”,而是更符合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用的是语言,具有各种精心雕琢的装饰,各就其位用在剧的各个部分;模仿的样式是戏剧表演,不是一味叙述。悲剧性的产生,即是由于剧中情节和人物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恐惧与怜悯之情,“悲剧摹仿的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此类事件若是发生得出人意料,但仍能表明因果关系,那就最能(或较好地)取得上述效果”。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提倡情节应该既在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同时注重情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像《俄狄浦斯王》中所塑造的悲剧一样,人物希冀改善自己命运的举动无意间又引向了命运的无常,最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最能产生悲剧性。

《雷雨》的处理其实和《俄狄浦斯王》非常相似,展现给我们的那个雷雨之夜,其实所有的悲剧都已经酿成了,周萍和四凤已经发生了不伦之恋,鲁侍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周公馆,而她的女儿重演甚至加重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悲剧降临前的二十四小时内,随着人物的活动,悲剧的起因和过程不断清晰,各个角色们尝试着逃离自己的悲剧命运,然而最终还是迎来了毁灭。

此外,《雷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叔本华认为,悲剧对于人生不幸的表现可以采取三种形式,由此也形成了悲剧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造成不幸的原因可以是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这时,这角色就是肇祸人” 在《雷雨》中,这个角色的就是周朴园,作品的悲剧根源在于三十年前鲁侍萍和周朴园的悲剧爱情,当年的祸根加上周朴园专制冷漠的性格也进一步导致了当下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的不伦之恋,这些悲剧都是肇祸人带来的。第二种类型是“造成不幸的还可以是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第三种类型是“不幸也可以仅仅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关于后两种类型,《雷雨》中的所有人的悲剧都有这些因素存在,甚至也包括周冲,周冲在剧中是一个天真烂漫、理想热忱的青年,但是他的理想在现实的冲击下被一点点击碎,被旁人的命运洪流裹挟到一起走向了毁灭,可以说是剧中最为无辜的一个悲剧。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西方悲剧理论的实践。

总结来说,《雷雨》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有里程碑意义的悲剧,他对中国传统的戏剧做出了极大的反叛,充分吸收西方文论,构建出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命运悲剧。

文案:袁昕彤

排版:王殷

责编:王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浅谈《雷雨》中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实践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