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红尘颠倒》有感 :霎那花开,忽而雪落

霎那花开,忽而雪落

——《原谅我红尘颠倒》有感

曾见过有人这样评价作者慕容雪村,“他用手中的笔将这个社会的光彩全部褪去,将灰暗放大到你的眼前,甚或可以让你读出一身冷汗”。很中肯的评价,如果你去读他的书,不知道是否会半途而废,在书里的那个世界,仿佛一切的浩然正气都无影无踪,仅有潘志明那一丝在污浊里的正气,最终却身陷囹吾。我们的主人公魏达,并没有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改邪归正,重新做人,而是一步步丧失对这个世界的耐心,冷血无情。世上有因果,魏达也许就是断送在这因果轮回中,他做了恶,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十年前他叫魏弗成,是县里的文科尖子,身体单薄,心地善良,志向远大,是老师认定的栋梁之才。十年后他改名魏达,是位名律师,也是电视台法律节目的顾问,风光一时无两,人人都觉得他睿智,德才兼备。事实上,他当年那颗炙热的红心早被社会的浑水浸的黑亮。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和老菜农的那场事故。魏达醉酒驾驶,违章掉头,偏偏这时候又撞上了骑摩托车进城的老菜农。感觉撞到人了的魏达心里慌得很,他吃的就是法律这行的饭,又怎么不知道自己犯的过错多严重。菜叶上鲜血淋漓,洒了一地,老农脸上淌着血,魏达不知如何是好,心想他要死了就全完了,老菜农吐了口唾沫,骂了一句他妈的,这句脏话在魏达的耳朵里可谓是动听至极,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魏达不愧为名律师,脑子可谓转的贼快,尤其是在这种栽赃嫁祸损人利己的事情上,他上来就对老菜农一声怒喝,说他违了法,无照驾驶还追尾,魏达想着赶紧把事了了,不成想老菜农又倒了,这次可是真晕了,推搡半天都不醒,人越聚越多,警车也来了。魏达赶紧给胡主任打了个电话说了情况,电话打完警察就到了近前,魏达小声说,“我跟你们何政委······”,警察正义凌然的瞪眼“少废话,拿出来”,这时候警察接了个电话,回来之后仍是正义凌然,但却是直奔老菜农而去。

人情世故,不必多言。可见的是老菜农面如土色,脸上血淌,嘴边肉颤,半天话都说不清楚,最后魏达还提出要赔偿,诶,可怜的菜农浑身上下算上毛票一共330块钱,颤颤巍巍的把钱给了魏达,才哆哆嗦嗦的推着破摩托走了。他坐上车,看见老菜农又倒在一棵树下,脸色惨白如纸,手捂着胸口咳嗽。他若无其事转回了头,开着车扬长而去,走之前不忘给警察说了一句“改天请你吃饭”。魏达已经成了这样一个人,完全冷血,完全麻木,肆无忌惮的伤害所有低下的人,贫困的人,弱小的人。

简单的看的话这本书算不上一本好书,它没有宣扬一点所谓的正能量,只有一层层的揭露这个世界的黑暗,甚至可能会打击部分对法律事业有理想的人。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有魏达的影子,功利,世俗,圆滑,前台是大爷,后台装孙子,这事情并不少见。世上有太多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触及不到的地方,你以为巧合,你以为是你的错,也与背后有许多你想不到的黑暗。我们看了这本书如果只是感慨这世界的黑暗,甚至开始消极看待,那还不如不看;我们其实更应反思,我们是否做过“魏达”,我们是屈服于这个世界,陷入泥沼任其打磨,还是做那个心地善良、心怀抱负的“魏弗成”。其实我们有选择,所有的事情也不都是二选一,善恶也没有一个多么明确的界限,但也是有大恶与大善之分,所以这就像一个天秤一样,你是多点善良还是多点丑恶,砝码由自己去加。

如果说生活所迫,生生把你往阴暗的角落里逼,与恶人为伍,你终将还是整日和阴谋权斗为伴,难有心安理得之时。这本书开头就介绍了邱大嘴叫魏达去打“业务麻将”,邱大嘴是魏达的合伙人,在所里是平级,表面关系不错,其实魏达打心眼里看不上他,邱大嘴是个退伍兵,蒙着考上了律师证,魏达是名牌政法院校出来的科班生,怎么会甘心与他为伍,奈何邱大嘴人脉广,门路多,混的也叫是风生水起。在书里,律师和法官可以说是一种“相爱相杀”的状态吧。事实上,法官跟律师从事的是一类的职业,可收入是云泥之别,所以法官接触律师时总有那么点不对眼,律师如果再不给法官点好处事情就更难办了。同时呢,法官是公职,手中有案子,律师要想接到案子或者打得赢官司,就要贿赂法官,这本书里律师和法官的周旋每次都是老狐狸的较量。说回来邱大嘴叫魏达打“业务麻将”,这本是不能赢的牌局,其实就是变着法的给法官送钱,奈何魏达手气太好,旁边又有美女看着,豁出去了赢了十几万,这可把邱大嘴和李法官得罪了。自此以后魏达和邱大嘴暗地里就一直较着劲,但表面仍旧和气,每次见面笑脸相迎,活像披着羊皮的狼,不易察觉的露出獠牙。

辰东的《神墓》有句话说:“神性,魔性,皆是人性。”卢梭的晚年孤独不幸,《爱弥尔》一书的出版后,就被当局者视为异教邪说,最高法院判决将已出版的《爱弥尔》全部烧毁,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并立即通缉卢梭。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对他来说,官方的逮捕和教会的谴责已经是够严酷的了,更沉重的一击又接踵而来。

我曾在知乎和豆瓣上寻找他,试图对它多一些了解。然而在公共平台总会遭遇这种情况,你总能看到一些颠覆的观点,有人说他的描写有点故作险恶的感觉,“人物塑造单薄,故事结构毫无技巧和作者没有基本的仁慈心,这样为黑而黑的文章是好在哪里?”这是我找到的最负面的评论了,我自然认为这是本好书,我很欣赏这本书的结构,内容和笔法。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如果你的三观不变态的话,对一本书的认识完全可以就个人感受来侃侃而谈,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就像那句话——“人们不在乎真相,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文学作品可能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吧。

我本佳人,只是沦落红尘太久,渐渐成了贼。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在魏达的红尘中,一直陪着他的,也就只有肖丽了吧,奈何魏达一直提防着肖丽,整日算计着枕边人,该是多痛苦的一件事情啊。肖丽比魏达小十四岁,只有23岁,不过是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起初是有算计老魏的想法,想着法骗钱。后来鬼迷心窍的偷了魏达的贿赂证据,和前男友陈杰想要勒索魏达。最后被魏达给劝了回来,也可以说是哄骗,变着样让肖丽感觉是自己错了,感到愧疚,魏达自认红尘老手,一个小女孩忽悠的得心应手。

肖丽的这个错误,可以说是本书的一条主线了。肖丽回来以后,可能因为心存愧疚吧,也不再要求结婚,对物质也不那么追求,每天对魏达谦恭温顺,也为魏达担惊受怕憔悴的不成样子,甚至让人感觉可怜。在书的最后,便是肖丽为了魏达,自己去顶罪。魏达的钱已经赚够,办了签证,算上半个美国人,已经到了机场准备出境开启新生活,魏达的计划很好,出去到美国,或者在美洲群岛找个小岛,安稳过下半生就好了。可惜,偏偏贿赂的事情东窗事发,警察早已经通缉了他,根本过不了关。魏达被抓进监狱以后,可谓受尽了前半生未受的苦,监狱里卑微的跟个孙子一样,受着难以忍受的屈辱。在仓里,原来的下等人聚集在一起,就成了暴徒,吃得不如猪狗,睡的不如猪狗,活的也是不如猪狗,人人都可以打骂。慕容雪村的书有一个特点,言辞粗鄙。这当然算不得是个优点,毕竟词汇没有下限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有一个好处就是真实,自然,这本小说就变得十分写实,这其中的黑暗也就更让人害怕。魏达被抓的消息传到肖丽的耳朵后,肖丽以为是杀人的事情被发现,主动去自首定罪。在监狱里给魏达传话,就说都是她干的,他只是从犯。肖丽最后的出现让本书有了点温情,两个人都想让对方活下来,两个监狱的人互相喊话,也让冰冷的监狱有了丝人情味儿。

最后谈一下那个仿佛是唯一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潘志明吧,大学期间最杰出的就是他了,学生会长,成绩优秀,才华洋溢。也许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可那是一个黑暗的世道,他干了十几年的审判员,一直没升职。他本来早就可以平步青云,只是不愿意满足某些人的要求,“签上你的名字你就升了审判长了”“哼,我不签!”可能这就是才子的傲气吧。也就是这股傲气,让他平庸了半生,不过他倒是心里安稳,从没办过一桩糊涂案。最后他大闹法院,打了院长,最后倒是和他老婆伉俪情深,他老婆虽然经常嫌弃他,说不把握机会,但心里还是对他深爱着。这一对,互相都爱着,但都不说。虽有遗憾,但也许当潘志明出狱了,两人能携手相伴后半生吧。

最后,以文中一句话结尾吧,愿那只是书中的世界。

“那夜的雨水即是我的河流。13年来我曳尾其中,所见只有猩红的大嘴和森森的长牙。我曾经血流满身,皮开肉绽,终于生出了一身鳞甲。这河中别无营养,我以淤泥为食,以漩涡为家,久而久之,每一个鳞片都变成了刀。”

ps:本学期的长期征稿活动今日起截止,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文案:张浩东

排版:王殷/黄丽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原谅我红尘颠倒》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