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小评——浅谈萨特作品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于后世成果颇丰,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萨特曾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追寻意义的道路上是我们往往孤独,每个人之间偌大的不同宛若鸿沟,各自之间悲欢未必相通。
我从来不认为,存在主义是给那些看似是怪物和失败者找好借口的,就我理解来说,存在主义正是要求我们认识到人生必然的无意义,却依然在不断否定过去自我的过程中成长,坚定地生活下去,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胡适那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我们寻找意义的时候便是很好的注脚。
萨特另有一句话:“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这句话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被拿出来警醒我们过去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才使得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认识你自己,从来都是哲学家们去追寻的,“认识你自己”作为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主题,这句德尔斐箴言有着极大意义。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我想萨特的荒谬哲学也终究是要认识“人”,追问人生价值,不回避最根本的哲学思考。至于认为人的存在并没有合理性,价值只是选择的结果,其实不止萨特如此,叔本华、尼采皆有相应提法。
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自证存在的努力中能否多维度的了解自己、介绍自己,从而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哲学的教训,人们应当到源头那里、到古人那里去找寻,故而我倒是想尝试对我们传统里那些“自知之明”做一些思考,倒是总结出一点自识处境、坦然相待的意趣来——
古往今来,求学士子大抵于两处,一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夙愿,站在高位,“凌驾万物”,难免的恣意纵情,不见遮蔽下的民生疾苦;一类则几次三番地失意仕途,终究自诩为“隐士”,归于山林,又难免的抱怨平台太小。
这大概便是一个人生困局了吧,不至于文人,不得不悲戚地承认——众生芸芸,不论身处何境,能有所得,亦有所限,这便是处境之中美好与缺憾对立统一地存在。
人生困局,更显得扑朔迷离。
要想破局,不妨看看王维,王维一生经历了得意者的“得意”,官至右丞,是中国文人中少有的高官,但他却能够从官位上走下来,拥有“拨开历史风尘”穿透云雾虚幻的大智慧,丝毫没有位高权重者的骄奢凌于万物不可一世之气。王维也有隐逸者的“逸志”,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厌世或是抱怨视野不足、平台不大的倾向。
是啊,本不必。王维一直追求的正是那隐逸文化的精粹——坦然、自识,使他远离了外界客观存在的限制的锢化。
坦然面对自我处境,当是破局关键。这也就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十分困难的“认识你自己”。
苏轼纵然被贬,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彼时哪有什么“狭小”的井口,漂泊于水天相接的江面之上,难怪是千百年来唯此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之于我们,所能做的,一是自识,看清自身的处境,若正得意,切记多“接接地气儿”,绝非“飘飘乎冯虚御风”乃至被蒙蔽也不自知;若正处“低谷时期”,亦无所惧,不妨坦然,与方草花林相伴,切忌如晴雯那般空有“比天高的心”,否则,只会觉得现实处境愈加逼仄。
不由想起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一句话:“人最远走到自己的尽头,而旷野无垠。”这是不争的事实。与现实处境相比,我们大抵平凡如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如何自处?唯有自识、坦然,方得体味人生的音容笑貌。
再到我自己个人,对自我与个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我”观念是现代性核心观念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前现代与现代在社会制度、日常生活以及心灵世界的分际。由此,对现代性的主要解释都集中在自我这一观念上。由于自我具有知情意等多重面向,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转变。多维度地介绍我自己,也是一个认识我自己的过程,客观的数据也能提供理性思考的余地。
比如我们可以以自己近期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测评结果为主要依据来认识自己。基于艾森克学说了解性格,基于巴甫洛夫学说了解气质,基于国际标准IQ测试了解能力与智力,当然这部分心理学知识,暂不细表。
“让我们富裕的是我们所享受之物,而非我们拥有之物。”[①]年轻人或许不该那么早思考变老的生活,不过从认识自己的层面上来看,如何让生命具有充实感,在认识到必然存在的无意义之后也热爱生活,也是很积极的思考。
[①] (美)丹尼尔·克莱恩:《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古希腊哲学的寻根之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1页。
文案:胡敏
排版:金诗琪
责编:王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