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课本中的哪句话?

高二行将结束,课文也学习得所剩无几。作为一种检测,一种回顾,一种过渡,甚或也是一种小结,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从高一学习到现在,这么多的课文,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课文中的哪句话?请说明理由。

答案自然是不一而足的,理由自然也是异彩纷呈的。在课堂上分析、汇报时,学生问到我的回答。我说,选入中学课本的篇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或可是一篇文章,或可是一段话,或可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句,或可是那么精心雕琢的一字,都可以在我们的内心掀起波浪,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思考,让我们警醒,让我们铭记。我喜欢的篇章、语句、字词很多,既然你们问到了,那么,我就举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好像心灵受到一根若有若无的羽毛的撩拨,升上一种莫可名状的感动。于是,一遍一遍地默读,一遍一遍地咀嚼,越读越嚼,越觉得有味儿。在一般人眼里,这古园是冷漠的,是无情的,风吹雨打、霜侵雪压中,它就那么倔强地屹立着,无论时代怎么兴废,无论人事怎么改易,都不关它的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物是人非”之感。但在这里,我们分明看到,这“物”也在改,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剥蚀”、“淡褪”、“坍圮”,但这种变化除了引发人的伤感以外,似乎没有别的,这又是古人所说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道理所在了。这个古园,它没有生命,没有呼吸,感觉不到疼痛,感觉不到衰老,无论它兴盛华灼也好,无论它坍塌衰颓也好,说到底,它都是一种僵硬的存在。历史学家可以说它是历史的见证,建筑学家可以从中研究古代建筑的构造特点、美学倾向,考古学家可以从中挖掘再现那个时代的信息,但对于一位心灵敏感的作家来说,它的存在却有了别样的意义:它是沧桑的,也是鲜活的;它是凝固的,也是多情的;它是疲惫的,也是柔软的。它为什么会老而不衰?在作家的眼里,唯一的原因只是为了等他,等着他来这里冥思,来这里观看,来这里寻访,来这里与之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来这里“宁静的去处”参悟生命的意义。而这等待足够漫长,居然一等就是“四百年”。

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蹁跹的想法:这个古园,在它被建造的那一天起,就有一种期盼,期盼着四百年后有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推着轮椅慢慢地驶入它的怀抱,然后打量它,凝视它,触摸它,然后从它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每一根草、每一堵墙上读出它的哲思般的忧伤来。而它也将会用历史、用智慧、用阅历来抚慰这一个破碎的灵魂而还给他一种清明和慰藉。所以,当思绪从四百年前的破土动工、从四百年中的风风雨雨中走出来,在四百年后终于看到那个身影步入这个古园的时候,我们宛然想到一位母亲等来了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一块望夫石等待到了远赴边关的丈夫,一首诗歌等待到了千年以后一位真正的读者,真应该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似乎觉得人生充满了必然,而不是偶然。从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冥冥中注定的,就有那么一个古园在等待着他。等待着他迟早有一天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然后“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宿命”,但我们看完文章,同样也可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对于他,毕竟有那么一方安静的古园在那里四百年风雨不蚀地等待着他,世间这么多人,又有几个拥有这样的福祉呢?虽然这种福祉是作者一厢情愿地看书制造的,但能制造出这样的福祉来的,已经拥有了一方心灵的天堂。

这还是让我想起余光中的诗《等你在雨中》了,在这首诗的最后,他写道:“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等待中的那个人,不是从现实中走来的,是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一首姜夔的词里走来的。我们同样可以说,为了这场雨中的相会,她等待了近千年;她一直走了近千年,才到了这个地方。

另一个是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的一句话:“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联系前文,作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所有的人都处于蒙昧懵懂的状态下时,文化也就真实地屈从于权势了,屈从于权势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独立性;那么,为什么象征独立的文化精神的心灵的月亮还没有丢失?只是因为有了像庄子这样以超凡脱欲的精神坚守着独立的文化品格,也唯有这么一两个人的存在,文化精神才没有彻底失落。那么,它的言外之意就是这样的了:只要文化精神还存在,这个社会就有了它的基座,纵使普通的人们得不到,但可以自然地仰望、向往。只要有人仰望、向往,那么,整个宇宙就会存在一种引领人类攀升的力量,就会有一种安慰人类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慰藉人类灵魂的甘露。而这样的力量、精神、甘露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殒落,而枯萎,而凋谢。庄子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

这句话之所以让我们感动,首先在于它的美妙。“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仿佛出自一个孩子的口吻,是那么天真,那么好奇,那么真挚。对于一个孩子,他会怀疑这,质问那,许多的问题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你可以说那样的问题过于离奇,过于无聊,但如果仔细考虑,又何尝不是过于真实,过于宏大?真实、宏大到让我们不知从何回答的程度,真实、宏大到让成年人无所适从的地步,真实、宏大到我们没法超越自己来从上帝造物的伟力来回答的高度。而孩子的问题,往往也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精神的,最可值得怀疑的,最需要人类解决的。一颗被成人社会濡染的心灵,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周围那些凡俗的、琐碎的、低下的、庸碌的问题困绕住了,而浑然忘记了“花儿为什么会开?”“爸爸妈妈若是不生我,我会降临到哪里?”“晚上蜜蜂会做什么梦?”这样最有价值的问题。我常说,一个人写文章,首先是提问,然后才是解答。而看提出什么问题来,也就可以显见这个人的品位和深度、视界和修养。鲍鹏山这句话中的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它让我们触摸到了整个人类丢失的童年。他的回答是“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清风夜唳”,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如许的境界?纵然世界充满了污浊,纵然万有引力拉着脆弱的身体陷入社会的泥淖,纵然所有的人都陷入“昏睡”,但在这个星球上,毕竟还是有人用心灵开凿出了一方清明的园地,就那么一方,却足以寄托整个人类的希冀和良知。这样的人,势必是不世出的,势必是寂寞的,所以,就有了“一两棵”,就有了“独自”。——忍耐着寂寞,忍耐着屈辱,忍耐着重负,同时享受着清明,享受着开朗,享受着广阔,默默地看守着月亮——看守着整个人类的文化精神,还有比这更孤独、更伟大、更崇高、更重要的责任吗?他们接受的是开天辟地以来最沉重、最宏伟的任务,翻遍中外历史,能拥有这样资格的才有几个人呢?

即使不从文化人格的角度看这个句子,也让人浮想联翩。“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因为它知道有一棵树在看守着它。就像,夕阳为什么那么绚丽?因为有一双眼睛凝视着它;湖水为什么这么沉静?因为那里面憩息着一瓣鲜花;云朵为什么漂泊?因为远方有一颗心灵在等待着它;草原为什么葱绿?因为一只蝴蝶想在那里安家。美好的诗句,都是唯心的。

整个语文课本里,这样的句子是数不胜数的。需要的,只是我们透过那样看似平凡的字眼去窥视它,深测它,体味它。那里面包含着一个宇宙,一个世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最喜欢课本中的哪句话?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