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山田五郎,[日]古山淳子《美术馆里聊怪咖》 :是怪咖,也是艺术家

是怪咖,也是艺术家

——读[日]山田五郎,[日]古山淳子《美术馆里聊怪咖》

文/God Bless Jora

来源/森林21天共读

编辑/洛瑾

全书讲12位画家按照年代分为4组,以对话的方式介绍了艺术风格、性格特点、还有八卦轶事。其实,艺术家的作品也是他们自身的某种体现。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我们心目中最牛的是达·芬奇,但至少在欧洲古典美术史上,绘画方面公认的第一牛人其实是拉斐尔,雕塑方面公认的第一牛人是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在绘画中大量运用透视法和明暗法,使画面呈现立体空间感,这也是是西方绘画的特征。米开朗基罗,无论是在绘画还是雕塑中的人物,都很肌肉发达。他是一个工作狂,为了使画保持更久,他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大厅的整个天顶的画作《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都使用了湿壁画(这是一种刷底壁画,趁着泥灰土潮湿的时候在上面涂色)。达·芬奇是将晕涂法(在明暗交界处,几乎看不到明显的交界线)运用得淋漓尽致的画家,而《蒙娜丽莎》就是他使用这种技法创作的巅峰之作。

【巴洛克文化】

巴洛克美术代表人物: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通过光线与阴影的明暗对比,烘托出强烈的戏剧效果,这正是巴洛克美术的一大特点。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描绘的都是静止、平衡的状态,而巴洛克绘画描绘的则大都是动态的场景。

巴洛克美术在建筑和雕塑领域的代表人物是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在绘画方面,代表性人物是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卡拉瓦乔擅长超越了明暗对照法的暗色调主义,通过暗色调主义演绎戏剧性瞬间,所谓暗色调主义,并不是只有黑影,而是通过强光烘托出黑影,就好像在一片黑暗中,聚光灯“啪”的一下亮了起来,因为黑暗背景的烘托,令光线更加强烈。鲁本斯是当时统治佛兰德斯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宫廷画家,他很擅长充分运用了光线营造出戏剧效果,但并没有像卡拉瓦乔的画那样的强烈黑影。伦勃朗,他是以肖像画著名的画家,不仅画单人肖像画,也会画群体肖像画,他认为当时团体肖像画如同集体照般“排排站”的固有模式太无趣,还是戏剧性的动态构图更生动,伦勃朗的作品总是不局限于指定的绘画题材,也想向观者倾诉自己的心声。

【19世纪】

19世纪,不过百年的时间,就将西洋绘画的传统瓦解。这个瓦解的开端,即起承转合的“起”时代的代表人物: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库尔贝。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流派的画家,新古典主义“注重素描和造型,理性地描绘匀整的构图”,他也喜欢在画人物时将背部线条拉长,譬如他的代表作《大宫女》。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画家,浪漫主义注重色彩,感性地表现动感的构图,另一个解读浪漫主义的关键词叫作“反体制的民族主义”,《自由引导人民》是他的代表作,画中的女神是将法国拟人化,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库尔贝确立了绘画领域的写实主义,即将一切都照实画出来。

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描绘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美,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则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追寻自己的理想,而库尔贝的写实主义则并不追求理想,只如实描绘现实。

【印象派】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很多,本书选了名字写成中文是两个字的: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最具印象派特质的莫奈以及最不印象派的印象派德加。

马奈摒弃了透视法的写实性,采用了自由的画面构图,用速写的方式生动地勾勒出近代都市的生活场景,他的印象派作品以人物居多。莫奈在美术史上的功绩自是不必多说。首先,他确立了一种新的绘画技法——色彩分割法。色彩分割的另一个革命性的关键点是,不调和颜料,直接使用颜料管中挤出的颜色作画。即利用未调和的颜色反射出的光在人们视觉中的产生的“视觉混合”,跟现在的四色印刷是一个原理。原因是颜料越混合,颜色就越暗浊,而印象派则追求的是在明亮的外光下作画,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的效果。莫奈想画的具体的物体,而是光与色,他是想通过连续描绘同一个物象,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捕捉瞬间的感觉。德加对捕捉肢体的瞬间动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另,印象派的一大特征是在自然光下作画,而德加偏爱室内光。德加的“舞女”系列,不单有秃顶老头效应,还有室内光、匿名性、后背、瞬间动态以及凌乱的衣衫等加成。德加有两大心头好——整理鞋带、调整肩带。这两种动作都能表现衣衫凌乱和身体动态的瞬间,而且整理鞋带、肩带的pose恰好能露出脚和后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日]山田五郎,[日]古山淳子《美术馆里聊怪咖》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