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育有四子,长子范纯祐历任监主簿、司竹监,可惜英年早逝;三子范纯礼,历任河南府判官、吏部郎中、礼部尚书等职;四子范纯粹官至户部侍郎;尤其次子范纯仁,不但官至宰相,而且以其平易宽厚、挺拔特立、廉洁勤俭的高尚品德闻名于世。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都有着不凡的能力和品格,这与范家家风和范仲淹的教诲密切相关。苏轼曾经给范纯仁写过几句话,说:“我听说您的父亲曾经说:君子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是圣人再生,这话也不会改变。”而范纯仁也时常记着这句话,他说:“如果时刻记得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就不辜负圣人的教导,这就是我的父亲教诲我,而我用于事奉君主的。”当时的人也认为,范家除了早卒的范纯祐外,其他三个儿子,各自得到了他们父亲的一方面的优点:范纯仁得到了父亲的德量,范纯礼得到了父亲的文学,而范纯粹得到了父亲的将略。
范仲淹具体是怎么教育儿子的,虽然史书语焉不详,但从这些记述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哪怕他戎马倥偬、日理万机,有时甚至遭遇贬谪、颠沛流离,但还是在用自己的精神、品格、情操、抱负、气度在影响儿子,而今天我们知道,与母爱不同,所谓的父爱,就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范纯仁年少的时候,就在他父亲门下的贤士胡瑗、孙复、石介等人那儿学习,当时范仲淹已在朝廷里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但范纯仁没有去做游手好闲的“二世祖”,而是昼夜勤奋地学习,因为一直学习到深夜,结果灯都把帐篷熏得像墨一样黑。从他的表现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范仲淹年少时读书的影子。作为父亲,给儿子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是一方面,而能够把自己的勤学精神、坚毅品格灌输给儿子,则又是另一个方面。
有一次,范仲淹吩咐范纯仁将俸禄所得五百斗麦子送回苏州老家,在运送过程中,范纯仁经过父亲朋友石曼卿家乡,就前往拜访,在交谈中他了解到,石家因为经济困难,不但父亲没有安葬好,女儿也难以出嫁。范纯仁当即就把五百斗麦子给予石家,看到还是不够,他就将船也卖了。等他回到京城向父亲汇报的时候,范仲淹的评价是:这事你做得好啊。类似的事情,范仲淹也做过,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就将这种做人的品德传承给了儿子。以至于范仲淹去世后,范家还是保持着清苦俭约的家风。
现在人说起古代教育来,往往说是母亲持家,父爱缺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论断。古代的以父亲身份出现的教育,往往注重的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他们也会对孩子讲道理,但至为重要的却是通过自身的立身处世来给孩子形成一个榜样,哪怕像欧阳修的父亲早逝,但他为人的高尚和对职业的忠诚却通过欧阳修的母亲转述给了儿子,使之成为儿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而令我们感动的地方却在于,他们对子女的爱充满着一种理性:更多的,是一种方向的指引,一种精神的感召,一种品行的熏陶,一种人格的养成。而若想达成这一点,做父亲的自身就必须具备相关的素养和道德。也就是说,你若想让儿子成才成人,你必须要做好那个榜样。而且那个榜样不是装出来的,因为孩子是很聪明的,父亲的所作所为是真是假,他们是很容易辨别出来的。所以,当晋代名臣谢安的妻子责怪他不教育孩子的时候,谢安极为坦然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他们。不用讲那么多的原理,不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事事在乎,做好自己的事情了,孩子就自然地受到感染了。
有一点就是今天看来仍然令人感动,作为一个传统的男人,他不但要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扮演好自己社会的角色,而古代作为妻子的女性,也极为看重、尊重丈夫的这个角色,丈夫尽职尽责,忠于政事,勤奋为民,毫不懈怠,妻子往往是看在眼里,敬在心里。这样,当她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就把孩子的父亲拿来作为榜样。远在宋代的欧阳修的母亲就是这么教育欧阳修的,近在现代的胡适的母亲也是这么教育胡适的。而范纯仁,她的妻子则是直接拿出当年丈夫读书时被熏黑的帐篷给孩子看:你们看看,你们的父亲年幼时就是这么学习的。由此联想开去,我们一定也可以推测出一个肯定存在的传承:范纯仁的母亲也很可能会拿从前范仲淹在贫寒中立志、学习的经历来告诫儿子们。如此的事例,在古代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哪怕一个农妇教育孩子,也要让他们看看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父亲的背影。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显得那么亲近,那么亲切,那么真确,那么真挚。孩子从父亲身上直接看到了作为一个男性的担当和责任,这样,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抱定这种做人的规范和准则的。而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只要能认识到他将来要担负的责任,就会对自己负责,也会对别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因此,我们平时说的父爱的缺失是存在的,而它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作为父亲的男性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乃至对自己的责任丧失,这样导致的最近的恶果就是妻子对他潜意识中的蔑视——她们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丈夫,不希望孩子成为丈夫那样的人,当着孩子的面,好像除了数落他的缺点,找不能令人可钦可敬的地方;而当这个人以父亲的形象出现的时候,孩子也没法以他为榜样,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无法依靠自身来说服。于是,当今好多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就陷入一个困境:他没办法给孩子确立一个方向,指明一种态度,确定一种原则,涵养一种精神。你不能指望一个人把他没有的东西那么完美、那么优异、那么可敬地赐予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