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色,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马塞尔 普鲁斯特
梭罗:活得像棵树
文/21天共读 Bird
——读《瓦尔登湖》 【美】梭罗 著
编辑/wayne
来源/森林共读会
梭罗是法国血统的美国人,只活了45岁。他喜欢走路,但几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及其附近的山水。
他觉得他家乡那块地方包含着整个世界,他是能从一片叶子就看出春夏秋冬的人,他家乡的地图就在他的心里,那地图自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
他曾在哈佛受教育,曾到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
这不是肤浅的逃避或遁世,看到这一段你会讶异于他的性格中power和独立的那一面。
“我看到年轻人,我的同乡们,他们不幸继承了农庄、房舍、谷仓、牛群,以及农具;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摆脱难。
他们还不如出生在开阔的牧场上,被狼用乳汁养大,这样他们的眼睛还可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他们是被召唤到了什么样的田地山来劳作。是谁使他们成了土地的奴隶?
盲目地服从一个犯错误的神谕,从肩头向身后扔石头,不去看它们落到了什么地方,原来不过如此。”
如序言中所说:“梭罗性格中最吸引我们的是他整个人的独特性。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他生活得像个隐士,他可能时常觉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与他相投,山川草木皆是他的密友。”
想起那篇朴树的专访,被形容成:“活得像棵树”。
“这树又不是孤独的、寂寞的、与世隔绝的。它与世界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的。
通过大地,它不仅和它的同类——其他的树木联系着,也和青草、献花、阳光、雨露和整个大自然联系着。联系干嘛非要互相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