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著
文/喵喵哒
题 记
人云亦云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是也是一条危险又艰难的路。我们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保持一颗独立钻研的心。
经各位书友的推荐,我有幸读完了全本的《乌合之众》,期间,我为书中的部分理论击节相赞,但是有的理论又让我无法苟同。
在今天写这篇读书笔记之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别人对本书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说来,书中的观点,如果全盘接收轻易相信,那便是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我与“乌合之众”有何区别?
乌合之众是法国人勒庞1894年写的一本研究群体心理的名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畅销全世界。他在书中提到了关于群体聚集产生的共同属性、利益取向并产生对应的群体效应这种心理现象。结合群体,他展开了关于“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群体的分类”“选民群体“等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想说一说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于群体意识的浅薄理解。
有着保守主义立场和精英意识的勒庞,他对于群体,其实是充满了鄙视和恐惧的。一方面,他认为群体依赖英雄而存在,如果英雄缺席,那么群体只能算是一盘散沙;可是,群体的力量又是真实的存在,脱离了群体的英雄,往往是孤独无依的。勒庞对于领袖如何能够获得群体的支持,并且掌控群体的力量有着非比寻常的洞察力,他坦率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这是真相。
但是事实上,他开展分析的论调是偏激又极端的。他认为:群体是无知的,一旦个体并入群体之中,理性就不存在了,理性的权利变得空洞,被搁置。而群体变得无知且有力量。
书中,他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史诗。可是,这些是真相么?我们对此无法言之凿凿的说它是对,或是错。因为在我们身边,群体的不理性事件也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抵制日货导致的打砸日系车;爱国抵法活动引发的抵制家乐福;甚至是在如今,网络的介入下,群体情绪被发酵传染的速度是以往的百万倍,甚至更为迅速。当群体亢奋,即使有理性的声音发出,但是大部分人还会如洪水般前行。群体的急于行动,赋予他们以巨大的力量……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
可是,群体,不是低智能的代名词。在那些激昂疯狂的群体活动里,总有人会先于他人一步冷静下来,发出理性的声音,扭转局面。他们也许不是群体中的英雄,他们是群体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群体活动中的格格不入者,因为他们在保持思考、对事作出判断,引导群体中的舆论动向。也许,他们做到了,也许他们没有做到。可是,他们并没有失去理智,不是么?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它对于解读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有这积极又现实的意义。可是当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思考,坚持自己的分析。如果真的全盘接受书中的所有观点,那么我们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乌合之众。
通过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果个体不能清醒的保持与群体适当的距离就很容易在群体中迷失自我。人云亦云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是也是一条危险又艰难的路。我们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保持一颗独立钻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