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帕慕克 著 :别样的生命

别样的生命

——读《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帕慕克 著

文/鑫妍


腦袋里的怪東西大概是生命的本源吧。缽扎是一種生命最本質的東西,對於內心深處最純真善良的堅持,是一種歷經時間後更馥郁純厚的可貴的品質。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充滿魔幻的地方,有人在那發了橫財,有人在那裡依然住著貧民窟;有的人心隨著城市的發展爾變化,有的人心依然堅守初心。

我喜歡書本以紀綠片的形式展現出來非常簡單的文本,好像我在看著巨屏上黑色幕布前一個人一個人走過來向我一一敘述當年往事,在黑色幕布前,我不會注意背景甚至敘述者的穿戴,我只是用心去傾聽這些人想表達的思想,遠在地球的另一齵的人他們的生命狀態。

麥芙魯特腦袋里有很多怪東西,這些怪東西引導他不斷反思,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他敏感又固執。

這個故事很簡單,麥芙魯特喜歡上一個女孩並且寫了三年情書,高中還沒有畢業就和女孩私奔了,擁有美滿的家庭。

幾年後蘇萊曼告訴他這個與你結婚的女孩不是你喜歡的女孩,而是她姐姐,然後事情就變得特別棘手了,此時拉伊哈有了第三個孩子,她無法戰勝內心對薩米哈的嫉妒,年紀輕輕墮胎而亡了。

其麥芙魯特自己也不知道情書到底寫給了誰,因為他也被蘇萊曼欺騙了。

蘇萊曼為了贖罪希望麥芙魯特和薩米哈再婚,即使這樣,麥芙魯特內心里告訴自己,他是愛著拉伊哈的,深愛著她的。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讓我感動的不是麥芙魯特的真情單純善良,而是這個故事背景下伊斯坦布爾在那些年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隨著這些變化而具有的生命狀態。

缽扎類似於原始的酸奶。在新疆,維族人是自己製作酸奶的。每年夏天,我絕對不會錯過他們的酸奶!

新疆中午特別熱,午覺醒來後,從冰箱裡面拿出酸奶就著饢巴吃,我還是要放點白糖的,那酸奶太酸了。這是童年一份不可多得的幸福。

維族人信伊斯蘭教,所以每周五都去做禮拜,而學校為了不讓小孩子做禮拜,規定寒暑假期間每周五都要返校寫作業!那時候,學校給我們傳達出的觀念是信教是洗腦的東西,小孩子不能去。現在想想,沒有信仰實在太可怕了,那些維族人當年看我們應該就像看野獸一般。

教堂應該是聖潔之地。麥芙魯特後來結识的先生其實是類似於現在的傳道師。有時候,我也希望有一個傳道師給我指點迷津。

我們一出生就負債累累,在時間的流里又遇到貴人恩惠,即便是苦難,也可以由愛來化解。書中12單元的女士說的真好,你以為全城人是怎麼在這迷亂的城市中苟活?唯有愛作為紐帶才會有鮮活的生命。

書本一開始採用倒敘的方式,所以我開始讀的時候特別好奇,是怎樣的生活歷經使麥芙魯特變成如今這樣,也許是腦袋里的怪東西吧。

直到整本書結束,我恍然大悟,因為賣缽扎的路途中,麥芙魯特一直和腦袋裡的怪東西,潛意識的自己交流,他雖然中間有幾次放棄過,但幸運的是,最後他把這個習慣找回來了。

其實這是一個反思的過程,是書中提到的口頭的意願與心中的意志,需要不斷磨合最終使身體和靈魂合為一處,所以麥芙魯特遇到虛幻與現實的矛盾,那其實是真實的自己與意象的自己之間是矛盾,當他終於釋懷時,說了一句特別心動的話:我愛的一直是拉伊哈。

不知道為什麼,讀這本書的時候心裡一直想著紅樓夢,最後的結局是落的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一種時間沉澱出來的令人踏實的心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帕慕克 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