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何
——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文/ 钰儿 (30天电影交流群)
题 记
实际上,她不是在寻找爱人,她是在寻找爱。
一开始看这部影片,觉得有点搞笑,好像很幽默,但看下去发现整部影片充满着“太宰治”小说中的那种沉闷压抑的气氛。
松子爱上的第一个男友是个作家,在松子眼中他会成为像“太宰治”一样的名作家,但是现实却打击了她,让她永远记住了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生而在世,我很抱歉)
电影从松子的死亡开始描绘,松子死在那条她常常去看的河流旁边,她的哥哥把她的骨灰接了回来,而她的侄子阿笙被父亲要求去收拾松子的家。于是松子的一生就在别人的眼中慢慢展开,互相弥补,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却又痛苦辛酸的人生回忆。
(阿笙)
阿笙先是遇到了姑姑松子家的邻居,一个穿戴怪异的嬉皮士,在他眼中松子就是一个怪老太太,乱扔垃圾,不同别人交往,经常乱吼乱叫,喜欢待在河边痛哭。此时的松子是50多岁,已经是生命最后的几年,她经历过什么才变成这副模样呢?好奇的我们渴望知道接下来的情节。
原来松子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唯一不好的是她的妹妹生病,常年躺在床上,而父亲因为妹妹的病似乎忽视了对松子的爱,不太关心她,松子最难忘的记忆就是和爸爸偶然的一次去游玩,在一个小丑表演中,那张故意做出来的怪脸引发了爸爸的微笑,从此她经常做这种怪表情,以求得爸爸对她的关爱。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也是松子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
松子从小缺乏爱,她必须通过这种怪异的表情才能获得点滴的父爱,于是缺乏的总是需要去弥补。长大后的松子带着这样一种心理去生活工作与爱,所以才出现了后面的悲剧。
其实松子是一个很可爱的女生,她每次都温暖地微笑着,而且歌声非常优美,她很容易满足,很容易感动幸福,但是这样一个可爱女孩却只能遭遇不幸。因为童年的缺失,致使之后松子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在弥补自己童年时代所缺乏的爱,她关爱学生,她爱上身边的男教师,她和那个作家同居,她杀人坐牢,她坐完牢出来第一个找那个和她同居给她希望的理发师……
直到最后和那个学生相爱,哪怕他是黑社会,哪怕他家庭暴力,哪怕他随时死亡,她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一切给这个人。实际上,她不是在寻找爱人,她是在寻找爱,童年时候缺乏的那份爱,长大之后她始终没有真正找到,因为没有人真正无私地爱她,她的悲剧就是因为这个爱啊!
特别喜欢她坐牢的那个电影情节,其他人坐牢后是一种痛苦,每天麻木地生活着,而她却毫无颓废之意,而是劲头十足,每天锻炼,每天工作,按时起来按时睡下,没有抱怨,反而是心中充满希望,因为她找到了爱,她知道外面有一个人在爱她在等她(实际都是她一心情愿的)。电影采用了MTV的方式,用一首歌贯穿整个场面,镜头中就是松子在牢狱中的生活,歌曲很动人,记得一句反复出现的歌词:“人生为何?为爱而生。”
松子的人生就是如此,在他人的眼中慢慢丰富起来,她就是一个需要爱的人,她又是一个单纯可爱的人,她只要得到了爱,她就会如鲜花一样开放,所有一切都变得美好。电影中为了突出这一点,采用了动画片似的方式,用各种鲜花漂浮的画面,用松子唱着歌跳着舞的场面,来展示这一心情。
结尾的部分,松子已经躺在河流边的草地上死去,而梦幻中的她走上了一个楼梯,她的姐姐在天堂呼唤她,松子再一次展示了她可爱温柔的笑容,一步一步踏上台阶,迎着姐姐的呼唤而去。
“我回来了!”
“欢迎回来!”
此时如何能控制住我的眼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