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独自行走,没有回程
——读《目送》(龙应台 著)
文/ 香浓(21天共读群)
提到目送,就必定有离开。有时候是别人离我们远去,有时是我们回头,在别人的目光中渐行渐远。我们微笑着道别,我们含着泪分开。龙应台的《目送》为何让我们如此动容?
因为老,病,死从来由不得我们做主,还因为子女,夫妻,父母永远是我们内心最深的不舍。不需要太美的文笔便让你忍不住切切落泪——尽管文笔本身缱绻感人。
一部散文集,始终围绕注视的主题,思索着人生,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家人、对时光、对生命等等的依恋与爱,以及对逝去的无奈和不舍。
【注视:透过眼透过心】
* 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摇摇头。人声嘈杂,我怎么跟她解释,这场茶舞让我感觉到的,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店主正忙着剪一块布,头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梦,美得惊心动魄。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人生:独自行走,没有回程】
*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她说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
*另一个头,是马英九的。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每一次说“保重”,我们都说得那么郑重,那么认真,那么在意,我想是因为,我们实在太认识人生的无常了,我们把每一次都当作可能是最后一次。
【家:依恋与温】
*电话絮絮讲完了,你轻轻放下听筒,才觉得,这其实是个“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电话—什么事都没有,扯东扯西,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好,但是一句思念的话,都没有。
*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目送:旅行没有回程】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因此,我在“金钱”上愈来愈慷慨,在“时间”上愈来愈吝啬。“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你开始留意商店,有没有,专门卖适合八十岁妇人的衣服?有没有,专门想吸引这个年龄层的商店?有没有,在书店里,一整排大字体书,告诉你八十岁的人要如何穿,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交友,如何与孤独相处,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准备……自己的告别?有没有电影光碟,一整排列出,主题都是八十岁人的悲欢离合,是的,八十岁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情和欲、她的爱和悔、她的时光褪不去的缠绵、她和时光的拔河?
*“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视,任何人的注视?
*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的心中有万分不舍,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薄薄的书,其中有释然,如月光澄明;有动人,深深的叹,再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