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旁观者眼中的出版业
——阅读德鲁克之一
文 | 森林君
在我的阅读之旅中,德鲁克是重要的一站。
阅读德鲁克的第一本书,是他的回忆录――《旁观者》。那是在南方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在一个寂寞清冷的日子,我去县城的一家书店闲逛。在书架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德鲁克写的《旁观者》。还记得他在序言里讲述的发生在少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在他14岁那年,一个萧瑟的十一月天,他去参加一次大游行。行到中途,碰到一处水洼。德鲁克从小就喜欢积水,喜欢听脚踩积水时响起的扑通声。那边水洼似乎唤起了一些什么,于是从那一场游行中脱离出来,独自回家。虽然感到孤寂,却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快乐。在那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旁观者。
德鲁克著作颇丰,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甚至还写过小说。在他所处的时代,大体上是一个集权当道、讲究统一的时代。而他写的著作,都是以多样化、多元化为宗旨,都是强调人的多元、多变以及独特之处,都是对统一、集权的消解。如何建立一个自由、多元的新社会,贯串于他思考的始终。
德鲁克最主要的还是以管理闻名于世,被誉为“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在他的卷轶浩繁的著作中,也掺杂了关于出版业的一些零星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一个旁观者眼中的出版业是什么样子。
什么是一流的编辑?他说:“我所知的每一个一流的编辑,无一不细读、修饰,或是重写将由自己手中发出的文章……好编辑,特别是伟大的编辑,有如一个点子奇多的独裁者,文章到他的手里,无不一再地修改、重写、剪裁或是大幅删改,直到他认为‘纤合度’为止。”(《旁观者》海南出版社,第318―319页)
期刊创办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德鲁克曾经给《科学的美国人》、《午后》做过分析,还给创办《生活》、《时代》和《财富》的鲁斯做过咨询。“那时,我已经知道,任何一种出版刊物是否能成功,第一个要考虑的,不是资金,而是编辑工作――编辑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提出这个企划的人是否能胜任编辑的工作,之后,再来看数字方面的问题。”(《旁观者》333页)
杂志的利润从哪里来?主要是靠发行,还是靠广告?《星期六晚间邮报》的洛里默不断宣扬广告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订户则是用来刺激广告主投放广告,这就是著名的“洛里默法则”。德鲁克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他揶揄道:“洛里默的话却让很多美国出版业者和杂志投资人信以为真,奉之为‘金科玉律’。也被这句话害惨了。订户不多、零售的情况不好,连最起码的收支平衡都做不到的杂志,只有倒闭一途。”而在全美叫好又叫座的《星期六晚间邮报》却一直未能遵循这条法则。(《旁观者》336页)
出版社的业绩从哪里来?德鲁克说,很多出版商都知道,大部分的业绩都是从再版书来,但出版商却很少把资源用来促销这些这书,总是把新书作为重点。某家大出版商将公司部门进行了调整,分成两个部门,一个部门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新书,另一个则负责再版书促销。“两年内,这些旧书的销售量增长了3倍,,而公司的利润增长了1倍。”显然,这是一个骄人的业绩。(《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三联版第75页)
作为一个以写作和咨询为业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表述他的思想一向清晰直白,从不故弄玄虚。关于出版业的片言只语,也同样是如此。
(“与森林有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