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时代,阅读纸质书籍,就好比素食主义者走进了大鱼大肉的饭局。在地铁上,候车室内,大部分都在低头看手机。短视频降低了人类获取信息的痛点,顺应了人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纸质阅读是痛苦的,大部分人都有阅读障碍。清扫阅读障碍的时机越早越好。
在0-1岁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家长就开始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它可以建立一个共同的精神世界。有共同的精神世界,亲子之间的交流就会很顺畅。绝大数家庭,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亲子的交流通道就关闭了。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共同的知识结构。亲子共读可以建立亲子之间的亲密度。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开展读书会的活动,可以尝试推动最美亲子阅读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亲子阅读氛围。
在3岁之前,读完1000本书,每天为孩子读一本书,三年下来,就可以完成1000本的挑战。对于完成挑战的父母,给与超级大奖,同时颁发荣誉证书。为什么要大量的给孩子读书呢?因为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看起来好像是灵光乍现的想法,实则来源于旧知识的连接与碰撞。
在K12期间,帮助孩子从文学故事过渡到信息类文本。这个阶段的阅读,承载了一个重要的功能,获取优质信息,同时提出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文化故事是叙事的艺术,不是获取优质信息的渠道。优质的渠道来自于优质的信息类文本。孩子要慢慢涉猎历史、社科、地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在涉猎历史信息的时候,是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非常好的时机。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在于,淘金式地吸收信息,而不是全盘接受。熊逸版本的《资治通鉴》是培养孩子思辨能力非常好的素材
我们可以跟着熊逸一起解构历史,甚至还原历史。当然最关键的是享受思辨的乐趣。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里面有一个细节,我印象深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熊逸提出了质疑的声音,人和真的比地利重要吗?显然不一定。《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生存在北纬30-40度,是因为这个维度最适合农作物发展。农作物跨维度传播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地理决定的。
高考和大学,阅读是硬性要求。这个阶段,不仅仅要求孩子中文阅读,还要求英文阅读。尤其是大学,好的论文一定来自于大量的英文阅读。毕竟大部分优质文献都是英文论文。高考的时候,数学和物理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科普阅读题,题目本身不难,难点在于获取信息时候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时候,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很重要。客厅尽量不要放电视机,可以考虑安置书柜,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在旁边刷手机。周末的时候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多跟孩子展开讨论,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帮助孩子扫清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