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代,张仪属于有志青年的楷模,而孟子属于哲学派,虽然信徒很多,但是并不得志。魏惠王虽然很尊重孟子,但是并没有重用孟子。
有一天,有人在孟子面前赞美张仪,同处一个时代,张仪是秦国总理,而孟子周游列国,并没有获得一官半职。大家起点都一样,如今地位悬殊,孟子不免醋意大发。但是他很会给自己做心里建设,用鲁迅的话,孟子很有阿Q精神。
孟子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什么意思呢?张仪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就想女人一样,执行夫君的意志,并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像我一样,富贵不改志,人穷志不穷,在权威面前也不妥协观点。
这句话成了很多读书人的座右铭,影响深远,包括我在内。小时候,我暗暗励志,要成为一个富贵不能淫的人。被生活毒打之后,我发现张仪才是我的榜样。孟子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纵观历史,我也没有发现谁真正做到了。
张仪确实更容易成为普通人的榜样。在苏秦得意之后,张仪的处境很落魄。苏秦通过羞辱的方式,点燃了张仪熊熊燃烧的斗志。事后苏秦解释,我担心张仪小富即安的时间太久,丧失了斗志,所以故意羞辱他。
这招对张仪非常管用。张仪不仅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后来还成功地打入敌人魏国内部,挤走了惠施,成为了魏国新总理,跟秦国内外勾结,破坏合纵大计。
张仪的一生是励志的一生,是厮杀的一生,是低到尘埃之后反弹崛起的一生。当然张仪为了成功,甩流氓的事情没少干。楚怀王就被张仪忽悠得团团转。惠施在跟张仪的PK下面,也是因为不如张仪流氓而败北。张仪做为一个有文化的流氓,确实更有胜算。
这也间接说明,战国年间竞争高度惨烈。为了上位,脸都不要了。范志毅的名言不仅适合当下的中国足球,也同样适用战国年间人才竞争的局面。
与张仪相比,孟子过于书生意气,也过于迂腐,很多观点都不合事宜。这样的孟子显然不适合执掌权力,他更适合做为国家的精神领袖。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孟子从隧道深处发出了一束微弱的光,告诉天下学子,还有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从思辨地角度,我们可以去质疑孟子,但是作为中国的文明之光,孟子当之无愧是国人的精神领袖。
在政治上,孟子是一个失意的政治家,在思想上,孟子是一个成功的哲学家。如果让你选,当下得意,还是死后留名呢?绝大多数人都会选当下得意。为什么从世俗意义上面,苏秦和张仪才是国人的励志榜样?这是原因所在。当然这也跟司马迁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
在《史记苏秦列传》里面,太史公是这么塑造苏秦的励志角色的。当韩宣惠王听完苏秦滔滔不绝的言论之后,脸突然变色,手按佩剑,瞪大了眼睛,仰天长叹说道,寡人虽然不争气,但绝对不会向秦国低头。寡人愿意把韩国托付给您。
这段描写过于小说话,很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苏秦被司马迁这么一渲染,立刻成为了无数读书分子的榜样。大家都渴望成为苏秦,在大殿上,滔滔不绝,让皇帝突然变色,手按佩剑,瞪大眼睛,仰天长叹采取你的建议。
无论是张仪还是苏秦,抑或孟子,都是传统文化里面重要的符号。每个符号都承载了它的历史使命,或励志,或引领。不管是世俗意义,还是精神世界,我们都需要引领,因为我们都是迷途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