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一本书特别火爆《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人士兵如何没有推诿、不讲条件、历尽艰险,以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个时候我刚毕业不久,对于职场的理解过于粗浅,这边书告诉我,在职场就应该不讲条件、不做推诿,以绝对的执行力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员工,才可以得到领导的欣赏。
无独有偶,06年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在中国大陆上演,海瑟薇演绎了一个女版士兵。她以不可能的执行力,拿到了哈利波特未出版的手稿。要不是因为国家出于飞机安全的考虑,我相信海瑟薇,一定会以绝对的责任感、创造力,让飞机在暴雨天气起飞。送梅姨参加第二天孩子学校的活动。
这俩个案例,都在强调执行力,强调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力。在上司指令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懵懂少年的我,毫不犹豫喝下了这俩碗鸡汤。直到我看到了真实的历史。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战国初期,赵简子派家臣尹铎治理晋阳。接到任务的尹铎,觉得领导的指令过于模糊,并没有马上执行。而是问了上司几个问题?你是想把晋阳作为保障,还是作为财富的来源之地?
很多领导碰到这个问题,喜欢说,我既要晋阳作为保障也要它作为财富的来源之地?
这种既要,又要的思路,其实不太可能实现。司马光就认为国家最核心的诉求只能是稳定,不存在俩个核心诉求。也就是说不存在,我既要稳定,又富国强兵。因为你的资源不够。
同样的道理,尹铎也坚持这个观点。如果你想把晋阳作为保障,我在治理的时候就藏富于民,棒你赢得民心。如果你想把晋阳作为赋税来源,我就横征暴敛,帮你输送财富。
高瞻远瞩的赵简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晋阳作为保障。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极富前瞻性,后来他儿子赵襄子,在智瑶军事压力下,逃亡到晋阳,带领晋阳人民消灭 了智瑶。因为当年老爹,藏富于民的策略,赢得了民心。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抛弃赵襄子。
在这个案例里面,尹铎认为领导的指示过于模糊,必须确认清楚才行。如果指令不清是因为主君没想清楚,自己就有义务帮他想明白。
回到今天的话题,做事该不该找借口呢?我觉得没有一定之规,如果你想做尹铎,那么你就得具备帮领导想明白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在执行当中理解,在理解当中执行,是职场生存更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