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骗了我的眼泪

人到中年,渐渐意识到生活的残酷后,我却越来越不想读余华的书。

想当初,我把《活着》一口气读完,从对年轻富贵的恨其不争,到同情中年富贵的坎坷遭遇,再到理解老年富贵的凄惨无奈,我的心跟着富贵受了很多煎熬。余华擅长把读者的心紧紧攥住,狠狠地捏。看到结局,年轻时纨绔不羁的富贵成了孤零零的老富贵时,他已被生活抽打得体无完肤,他仍然贫穷,他的内心伤痕累累,我却并不轻松,我没有一种报仇雪恨的快感。书读完了,我已经把自己和富贵绑在一起,他的痛楚,我一一体验,他的活着,已是我的赎罪。生活的艰辛,余华用文字传达得淋漓尽致,我还在文字之外加了幻想补充,是一种别样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阅读自虐。这样的书,我不想再读第二遍,可第一遍记住的东西,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这是不是读书的乐趣?这算不算读书的收获?

我认为,纸张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二维平面,作家的文字让书籍承载了思想,随着读者的阅读参与,他们的脑海中会形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好的书籍,读者会一头扎进来,人人带着自身的成长经历和阅读经验,偶尔灵光乍现,读者会把作者的目的一一洞穿,电石火光,激情迸发,也许一瞬间,会在读者头脑中建立一个四维空间。读书,读者是用自己的智慧对作者的思想剥茧抽丝,最终,是走出来成长自我,还是陷进去被作者俘虏,只能看读者自身的“免疫力”。读书免疫力,是一份货真价实的成长积淀,像武林人士所修的内力,像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多年的生活经验。它能为读者辨别书籍好坏,吸取书中有用成分,为读者能读到好书保驾护航。当然,读书,即使陷进去也不打紧,最多就是人会神经兮兮,想主人公之所想,急主人公之所急,随着时间推移,那份热情也会淡化。也有个别着魔痴迷的读者,不愿清醒,已然成为局中人,也不能说这样的“书虫”不好,暂且当做叫不醒的装睡人,他们自有沉迷的理由,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也可以说是修行道行不够,被作者拿捏了。

我曾经就被余华这样拿捏,被很多很多著名的作家拿捏。他们算中我重情重义,他们写尽人间悲喜,我就废寝忘食地读,通宵达旦地悲悲喜喜。渐渐地,我也看出来了,所有的好作家都在利用我的善良,利用我的爱心,他们把世间的不平事摆给我,似乎要我去做一个了断。可我能做什么?我想维护公道证明有天理,我想拯救世间的可怜人,可只会念“阿弥陀佛”又不管用。结果就是我熬夜看书,我廉价的眼泪换不来一个美好的大团圆结局,我像尴尬的阿Q,自我解嘲说:老子再不管你们疾苦了。

这是我曾经读书的进退两难。

有一天,我好像开窍了。我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她反复被一个狡猾的卖花妇人欺骗,她被周围的当地人邻居利用,她的丈夫荷西被老板多次哄骗。我气得恨不得手撕那一伙奸邪小人。我无比同情背井离乡的三毛,我甚至为她被人欺负流泪。可我又纳闷,她千里迢迢去寻荷西,她不远万里追随她的爱情,她反反复复做圣母玛利亚为周围人带去欢乐,她心甘情愿活在那片除了荷西谁都不是亲人的环境里,是她自愿选择。她又不傻,我瞎操什么心?我突然就想通了。生活本来就喜忧并存,喜的只是一小会,忧伤悲惨要占很多,正因如此,制造欢乐的能力就很重要,这就是生存的本事。三毛,她不就是想告诉我,她有这样的本事,她才敢单刀赴会,她才可以远走他乡,她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至于金庸为何要把张翠山殷素素写死,而且是在殷素素这个魔女有了“归正”之意后,让她自尽?这难道不是爱情的力量,母爱的伟大,人性的多变吗?

想通了这些后,我发现一个真理:也许,世间并不存在打抱不平。不平,也有存在的原因,而很多时候,我们意识到“不平为何不平”,比盲目呐喊更重要。艾丝美拉达被审判,我流下同情的泪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于连被绞死,我难辨对错地迷茫,并不能有真正的作用。作家为何要写出这个世界里的别扭?写尽这个世界的黑暗?作家为何要把笔做投枪,做匕首,狠狠地刺像人们的心灵?这是一种报警或警示吧。至少,这些文字像一把花椒或朝天椒,有刺激作用!读者需要迅速做出回应,反思根源,在今后的行动上有所体现,而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追剧,过后不思量。

如今,我还在读书,选的多是古人日常感悟,当下人记录生活的客观文字,我已经过了悲秋伤月的少不更事,我也能比较客观地看待日子中的变数,这都是无数大部头作品教给我的生活智慧。

人的年龄和阅历,会帮我们选出适合自己的书籍。世间书并无好坏,共情共鸣,是唯一让你有兴趣阅读的缘起。趁着手不抖眼不花,多读几本书吧,那样才有可能发现之前谁骗了我们的眼泪,谁骗着我们相信生活如画。当然,看得多了,也许还能滤掉真实活着的苦涩,剩下日子里少有的美好。这样便能解释:看书是书,看书不是书,看书还是书。

图片

侯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谁骗了我的眼泪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