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长虹桥北

从西街长虹桥南往北过了长虹桥,便是长虹桥北了。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虹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遥遥望去,高架空中,横贯南北,沟通了深不可测、波澜傲岸的汉江。

从桥上走下来,是一处公交站,站牌比桥对岸的长虹桥南要大气得多,上面写着长虹桥北。我不知道称呼它为西街长虹桥北是否正确,但这早已经成为了习惯。

就像离开了沙湖,才知道苏轼写过《定风波》;离开了岘山,才知道孟浩然写过《与诸子登岘山》一样,对于长虹桥北的了解,我也是后知后觉。现在还能回忆起来的,自然也仅仅是能够回忆起来的事情了。

因为不怎么乘坐543公交车,所以在长虹桥北下车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依稀记得,从这里往西,我是根本就没有涉足的。那就往东瞧吧,东北方向是许多公交车的停靠点,沿街房子不多么高,都是快餐店,吃喝也很实惠。我还在角落那家卖牛肉面的小店里买过茶叶蛋。高大的法桐树遮住沿街房子,阳光从树叶缝隙中倾泻下来,形成道道光束,光影斑驳,婆娑陆离,如梦似幻一般。南面是宽阔的马路,路越往里走越窄,继而越发显得深邃清幽,遗憾的是直到离开襄阳,我也没有去探求它的尽头在哪里。

顺着桥下的路往南走不多远,东边便是小北门码头了。地方不多么大,并不是很繁华。码头老板在路边摆满了一盆盆刚从江里捞上来的鳜鱼、清江鱼,鱼儿都张着大口,咕嘟咕嘟地吞吐着盆里的汉江水。风儿也不大,江水却浩瀚得很,站在水边,江水拍岸激起的水雾让人倍感清爽。江水里藻荇交横,就像徐志摩诗中写的,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只需要花上四块钱,就可以从这里坐船到对岸。沿途不仅可以欣赏江上美景,还可以感受到江风拂面的快感。

码头北面是米公祠,宋朝文学家、书画家米芾的祠堂,仿明清式建筑。进入园中,游廊回还,西半边有一泓池塘,水尤清冽,池边怪石古木对峙,菖蒲丛生。敏捷的鹡鸰从层层荷叶中窜出,叫着飞着冲向天空。东半边石碑林立,上面篆刻的内容多为历代至今修建祠堂的传记。从东厢房穿过小路再往东,就是一个大花园了。园正中是建立在水面的戏台,台上唱着黄梅戏。正如《红楼梦》里的贾母所说,声音从水面掠过,更是清脆动听,喃喃入耳。爬山虎绿得不像个样子,密密地斜织,覆盖了整个围墙。正殿和后殿自不必说,虽没有北方建筑的恢弘气魄,也脱落得清新大方。屋檐如翼,灰瓦飞甍,大有犬牙呲互之势,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出了米公祠,立在门口,这才发现长虹桥北不过是被汉江温孕在一隅。即使只是一隅,却贮藏了若多清新淡雅的景致。

隔着宽阔的马路,耳边汉水波涛汹涌,声音清晰可辨。往南方望去,天水相接,迷迷蒙蒙,恍如仙境。

一川汉水,涵养了千万灵秀。这一分别,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四年了。只是,仅仅一个小小的西街长虹桥北,竟然也能让我流连难忘到如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西街长虹桥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