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年(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主题是“可为与有为”。看着你们在小学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仍然毫无生活重负地懵懂无知,想到六年后的今天你们中的很多人也将步入高考的战场,老师也想和你们谈一谈“可为与有为”这个问题,权作是你们走出小学校门的时候老师送给你们的一段寄语吧。
先说“可为”。
“可为”的词语解释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能大大地发挥作用。”同学们,对你们而言,当今时代难道不是一个“可为”的优裕环境吗?首先,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可以不用担心连天的炮火硝烟让死亡抢在“明天”的前头,不用为“偌大国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奔走呼喊;其次,我们生长在一片幸福的沃土,不用忍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寒,不用起早贪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有,我们畅游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地球村,“天涯若比邻”,足不出户,便可纵览天地宇宙……同学们,这真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是一个有理想足“可为”的时代。在这样的美好时代,只要我们想读书,便可心无旁骛地读书;只要我们有目标,便有广阔的天地任我们驰骋。
社会秩序的和平安定、科技的高速发展、物产的极大丰富、生活的衣食无忧,这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可为”的最有力保障。
再说说“有为”。
“有为”是 “有作为”的意思。“可为”已如旭日东升,“有为”的种子怎可不早早萌发?
或许你们会说:“既然衣食无忧了还去‘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好玩玩呢?”那么,老师问你:“你的衣食无忧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爸爸妈妈给你们提供了这幸福的生活。你想一辈子都寄养在他们的劳动中吗?当他们都老了呢?金山有尽时,银山亦有期,世上又有哪座靠山可以让人一辈子相依?人不管什么时候,最好的依靠都是自己。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最清楚救活自己的不是金币珍珠,是自己所拥有赖以生存的智慧和能力。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朱自清先生《匆匆》里的一句话吗:“我赤裸裸来到这世上,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可是,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人来世上一遭不易,为什么要把生命过得“无足轻重”而不是“举足轻重”呢?你愿意白白走这一遭,然后赤裸裸的回去吗?你又为何来呢?
“人死了,总要有些东西留在世上,这辈子才算没白活。”这些“东西”就是一个人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拼搏的足迹,是理想实现后荫及当代、福蔽后世的价值。就像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那些有名无名的烈士,就像新中国建设时期为祖国富强发展默默奉献的各条战线上英雄,就像抗击疫情的“定海神针”钟南山爷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光芒万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许,我们成不了为“治国、平天下”而彪炳史册的英雄伟人,但只要我们想“有为”,努力践行“有为”,即使是普通人,哪怕在“修身、齐家”的生活日常中也同样会留下“我在”的独特痕迹。做农民,就把庄稼种好,增产高产;做工人,就把工序做好,精益求精;做教师,就把教书育人做好,桃李芬芳;做学生,就把知识能力掌握好,成人成才……每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家、一个国,一个社会的梦想定会圆满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祖国这个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如果我们爱家、爱国,如果我们真的爱我们自己,那么,就请褪去心中散漫懒惰的雾霭,在新时代这片大有“可为”的沃土上播种下自己心中最美的种子,让它在自己勤奋“有为”的智慧汗水下萌芽生长,当又一段六年的光阴结束,给这个时代奉上或浓或淡的一缕独特芳香!
今朝阳光正好,惟待鲲鹏展翅!这是老师的祝福,更是老师的期望!
谨以此语寄赠我即将高飞的雏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