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亦作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蒙古语族,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乌桓和鲜卑,受匈奴统治,所以鲜卑一些风俗习惯与乌桓、匈奴相似。
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和迁徙都是民族史上的重要课题。
在乌桓鲜卑史上,人口迁徙和部族融合是比较突出的两大问题。各族的人口迁徙,既与劳动力的转移、生产技术的传授、新的土地垦拓和利用有关,又与部族部落的融合、文物缺席和思想的传播有关,所以要重点关注人口迁徙。
各族人口大迁徙对于整个华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比重较大。从婚媾关系而引起的部族融合,往往以父方的姓族为主。
此两部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该部族经营的产业类型上,继而表现在生产关系上,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经济生活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组织、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北魏占据中原以后,对乌桓鲜卑当地的家业生产破坏相当严重。北魏政府始终执行牧政第一、农耕次之的政策,可此举并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北魏的原始宗主督护制、野蛮的民族政策,以及农田的牧苑化和猎场化,导致当时中国封建停滞不前,出现倒退的现象。
在两汉四百二十多年期间,乌桓和鲜卑节节南下之际,汉族各阶级阶层也因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向乌桓、鲜卑颁布的地区渗透或移进。
袁绍雄据北方时,曾借助三郡乌桓击败公孙瓒。公元205年,袁绍与曹操争夺冀、幽二州失败而亡,其子率领残余部众及此二州吏民十万多户奔走辽西,想借乌桓蹋顿的势力恢复失地。三郡乌桓收留了被曹操追杀的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
由此可见,汉族外徙求援、百姓流亡、躲避战乱和人口奴役,都促进了汉族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在乌桓鲜卑之间的传播,增强了乌桓、 鲜卑的文化和武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两汉魏晋时期,中原和边郡的汉族通过上述四种方式不断向乌桓鲜卑地区迁移,对二族的政经文语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汉晋太学之制也得以行于辽东鲜卑贵族子弟子间,五胡之中的慕容鲜卑汉化程度较高。东部鲜卑于西晋末年趁中原混乱之局亦开始节节向内地迁徙。
我国20世纪知名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1906一1971),在本书主要叙述了乌桓与鲜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特点和作用;乌桓与匈奴、鲜卑以及汉朝的关系;北魏初期在畜牧和农耕业上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等。
这本书对于我们进行族群研究大有裨益,在民族志研究史上具有不可小觑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