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幕后那些事儿

笑中带哭,哭中带笑的科幻喜剧电影的拍摄历程

我最早观看的开心麻花电影有《驴得水》、《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有马丽出现的戏就应该是个喜剧。马丽一出来,观众看到她就想笑。”

沈腾+马丽=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绝配!其实我觉得这似乎不太好,有些过于刻板印象了,但一想到“马冬梅”我又忍不住地狂笑,哈哈哈!

“虽然我们是科幻喜剧,呈现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从没有到过的月球,而且是未来的月球,但我们还是需要尽量在月球建立一种真实的情境,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演员表演或故事情节上,从而理解并代入演员,产生共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戏剧与喜剧效果。如果观众感觉太像一个在地球搭出来的场景,即便喜剧效果很强,还是会消解观众的共鸣。”

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是一个笑中带哭,哭中带笑的艰辛历程。

比如,月盾基地是整个电影中的主要场景之一,也是制作难度最大的,而最难处理的是月球部分的光线处理,因为要营造尽可能接近于我们想象中的月球空间的感受。

为了还原真实月面的质感,美术团队仔细研究了网络资料和NA/SA的相关照片,模拟月布真实的起伏,用水泥、树脂等雕塑材料等建造了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月面环形山及形态各异的石块,最近用逼真的场景和复杂道具的搭建,高度还原概念图。

在设计宇航服时,服装团队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学习磨合,还要克服硬件设备方面的挑战。最后既实用又美观,维护外部形态不受影响、重量合理的宇航服,一件重量竟然达到40多斤。

这令我想到《星际穿越》里的演员宇航服,它们也是参照NA/SA宇航员的服装,同时掺入了未来感的设计,最后设计出来的一件宇航服重量在13~15公斤之间,尺码略小,经常勒得演员呼吸不畅。另外,他们设计的宇航员的头盔还内置了收音设备,即便在冰川等外景地拍摄,也不用后期进行二次收音。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吸引我关注与感动的是扮演金刚鼠的演员郝瀚。他为了克服袋鼠表演上的困难,专门花时间去研究袋鼠视频。他为了方便长时间近距离观察袋鼠在真实环境中,不同的反应表现,竟然直接把家搬到了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旁边,每天醒着的时间几乎都在动物园拜师学艺。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郝瀚逐渐“袋鼠化,成为一只人形袋鼠”。他为了软化自己的钢筋腿,通过不断地压腿、压肩、开胯等,提升全身柔韧性。

郝瀚回忆:“训练的过程是从痛苦到适应,再到找到点感觉,直至开窍。训练结束后,竟然有了不舍。进入拍摄期后,我还会觉得没训练够,有些地方没有达到要求”。

最后电影呈现出来的金刚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这背后都离不开郝瀚与团队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这是一本直击观众影迷心灵的电影之书,让我们知道电影创作的苦与乐,既可以看到电影制作幕后那些事儿,还能看到我国电影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幕后那些事儿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