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患者逃脱指南,真的每句都想划重点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我们对它的看法或感受。抑郁的人看悲剧,易冲动的人看喜剧,沉稳的人只看无聊的剧。”
叔本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思考模式,让我们学会漠视负面的东西,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即便面对负面情境也可以客观地观察和接受。
躁狂抑郁症是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疾病。躁郁症有时是可以治愈的精神疾病,要适时地学会调整崩溃的心态,用自身的热情和正能量积极地引导自己走出困境。
恐慌障碍通常发生在性格内向,或是舞台恐惧症的人身上。
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被长时间的紧张与痛苦折磨,其身心必然疲惫不堪,休息却并不能使TA们的症状有所改善。患者除了服药和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还可以通过互助群体,相互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相互鼓励,改善病情。
哀悼是我们送走悲伤的必经过程。哀悼过程就是将悲伤、痛苦等情绪充分地发泄出来,让自己受尽情绪煎熬。在经历这个哀悼过程之后,我们才能健康地从悲伤中走出来。倘若一个人失去所爱的悲伤不能顺畅地得到疏解,最终可能会演变成“自我批判”,从而危及自己的身心健康。
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具有治愈悲伤的神奇力量,而有效的社交能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生命的可贵和有人陪伴的珍贵之处。
无论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人类基本上都有战胜它们的力量。拥有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是战胜大多数疾病的基础。
当我们陷入愤怒和焦虑的情绪之中时,试图回避、逃离或是否定现实,最终基本上会走向失败。
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真实的内心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抑郁和无力感。
我外婆最近在经历着丧偶的痛楚,每次我母亲与她打电话,母女俩人经常哭得泣不成声,但愿时间能疗愈她们失去至亲的哀伤。
毕竟,无论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人类基本上都有战胜它们的力量。而拥有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是战胜大多数疾病的基础。
母亲经常反复给外婆说,妈,您要坚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当我们陷入愤怒和焦虑的情绪之中时,试图回避、逃离或是否定现实,最终基本上会走向失败。所以,勇敢地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真实的内心状态,才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抑郁和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