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法国文学名著伏尔泰《老实人》读书笔记

福也罢,祸也罢,人生不过是些幻影和灾难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曾这样评价伏尔泰的《老实人》:伏尔泰这位幽默家的伟大发现,是一种讲故事的技巧,这技巧后来成为喜剧电影屡试不爽的噱头:以无情的速度堆砌起来的一场场灾难。还有突然增强的节奏,包含一种近乎无端发作的荒谬感:例如在发生了一系列已经快速且详细地叙述的不幸事件之后,又以总结的形式迅速重复一遍。伏尔泰在他这种闪电式的连续镜头中投射的,真可以说是一部包揽全世界的电影,堪称“八十页环游世界”。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靠自己的笔过独立的生活。

他于1759年66岁时所写的这一部哲理性讽刺寓言小说《Candide ou l’Optimisme》,书名直译是老实人或乐观主义,现在是法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

伏尔泰在这部小说里,以他唯意志论的理性主义和伦理态度,批判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盲目乐观主义哲学。

P/S:莱布尼茨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莱布尼茨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

伏尔泰借这部小说,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揭露天主教会的虚伪,嘲讽被压迫被愚弄的平民们的天真无知,同时也传达出对平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这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是经得起任何折磨与摆弄的橡皮泥和提线木偶。小说的主人公憨第德早期受到他的哲学老师邦葛罗斯的乐观主义影响,是一个盲目乐观主义者,深爱女主居内贡,“噢!爱情,这个心灵的主宰,灵魂的灵魂……”

当憨第德在经历从西欧到南美,再从南美回到西欧直至君士坦丁堡的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惊险之旅中,见证生死离别与天灾人祸、思考人生哲学,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慢慢地摒弃盲目乐观主义,变得中庸而实际。

“玛丁下了断语,说人天生只有两条路:不是在忧急骚动中讨生活,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挨日子。老实人不同意这话,但提不出别的主张。邦葛罗斯承认自己一生苦不堪言。可是一朝说过了世界上样样十全十美,只能一口咬定,坚持到底,虽则骨子里完全不信。”

小说的结局,憨第德、邦葛罗斯、悲观主义者老学者玛丁三个核心人物,坐下来进行辩论,寻找理性的声音。在这个辩论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伏尔泰的忧虑,对人类命运的不满和失望,人类若想要实现像小说中印加黄金国那样的乌托邦理想国度,永远只是天方夜谭。

邦葛罗斯道:“你说得很对;上帝把人放进伊甸园是叫他当工人,要他工作的。足见人天生不能清闲度日的。”

玛丁道:“少废话,咱们工作吧。唯有工作,日子才好过。”

以当下的观点来看,也许这部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们只有在创造性的生产劳动中,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我们只有通过探索真理才能理解生活与人生,凭借务实、肯干,锐意进取,笃行致远的奋斗精神,才能抵制悲观主义,消解盲目乐观主义。

毕竟,福也罢,祸也罢,人生不过是些幻影和灾难。

老实人问土耳其人想必你有一大块良田美产了?”土耳其人回答:“我只有二十阿尔邦地;我亲自和孩子们耕种;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

老实人回到自己田庄上,

老实人说:“是的,我还知道应当种我们的园地。”邦葛罗斯道:“你说得很对:上帝把人放进伊甸园是叫他当工人,要他工作的;足见人天生不是能清闲度日的。”玛丁道:“少废话,咱们工作罢;唯有工作,日子才好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经典法国文学名著伏尔泰《老实人》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