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神仙爱情、美满婚姻生活的选择【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绛
提到杨绛,大家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钱鐘书的妻子,默认称呼杨绛为“先生”。
其实“先生”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指代不同的对象,最早出自《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在《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 其指代父兄。
直至《孟子·告子下》:” 宋牼 将之 楚 , 孟子 遇於 石丘 ,曰:’先生将何之?'” 赵岐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这里的”先生”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还有一个冷知识:在古代或民国时期,也经常将医生、会计、账房先生、算命师、风水师、说书、评弹等玄学或艺术工作者等皆可尊称为“先生”。
由此可见,“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现代人默认“成年男子”或男教育工作者的专属尊称。自民国时代女性主义开始逐步走向解放,人们开始对有较高学识与地位、德高望重的女性称之为“先生”,如宋庆龄、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张充和、杨绛等均被称为“先生”,已经成了当时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然而“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女士”不宜称“先生”》一文里曾指出:晚近有一股风,对被尊敬的女性,不称“女士”而称“先生”。例如:“宋庆龄先生”。据说,这是表示对女性的尊重。这股风极其不妥。理由如下:一、混淆性别。不知底细的人,可能认为宋庆龄是男人。二、重男轻女。称先生是尊敬,称女士是不尊敬。这明明表示了重男轻女的下意识。想要尊敬,反而不尊敬了。三、用词混乱。“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六个义项,没有一项表示女性。建议:慎重使用词语,不再称女士为先生。
我很赞同周有光的这段话,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更迭、演变,如今“先生”一词的语义早已由原先默认的尊称失去了崇敬的意义,现在所有成年男性都可称为先生,故我认为当下若继续称杰出女性为“先生”实属有些不妥。比如这几年常有媒体撰文将张贵梅校长作为女性主义标杆,尊称其为“传奇人物张桂梅先生”,似乎有些伪女性主义了。就像大多数人一提到杨绛,总是默认称呼其为杨绛先生一样。
故我在此文将不再默认尊称杨绛为“先生”,据说她本人其实也不太喜欢“先生”这一个称呼。
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本名杨季康,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是个聪颖机灵的孩子。她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不仅是中学同学,在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也是同学,交情笃深。
她的父亲杨荫杭(1878年-194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法学家。
杨荫杭用中西合并的教育理念,培养了杨绛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素养,激发了她对文学的诚挚之爱。当她读大学面临文理学科专业的选择时,杨荫杭开导她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她最终选择入读东吴大学的政治系,只是兴趣寥寥,于是她将课余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东吴大学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养成了嗜书如命的习好。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原版政法学和文学书,外语水平日益长进,后来,她还试着学翻译,由此渐渐地奠定了她的翻译基础。
之后她选择到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于1932年春天与满身儒雅气质的钱鐘书相识相恋于清华校园。
“钱鐘书中年时在诗歌里追忆他们恋爱的第一面: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在钱鐘书的建议下,杨绛于1933年夏天考上清华外文系研究生,与季羡林成了同窗,与钱鐘书在苏州订婚。
“钱、杨两人的结合,在杨荫杭看来,门当户对,天作之合。”钱、杨二人珠联璧合的婚姻,可谓佳偶天成。
杨绛在她公公钱基博的牵线搭桥之下,结识了钱穆。只是后来由于杨绛一篇称颂钱鐘书绝世天才的文章中的一个引例,致使钱穆与钱基博之间出现了一些龌龊。
杨绛与钱鐘书于1935年夏天举行婚礼。坚韧、勤快、秀外慧中的杨绛与才高作斗、拙手笨脚、爱咬笔杆的“痴气”钱鐘书,二人相濡以沫的六十多个春秋,确实令人感叹。
“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那么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他们一家仨口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苦中作乐,杨绛收到过钱鐘书一辈子写得最好的情书;有过一个跟她一样乐观,坚强、淡薄名利,谦虚、清新脱俗的宝贝女儿钱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钱鐘书待人非常热情,杨绛则寡言少语。
钱、杨二人志趣相投、情比金坚,终身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徜徉在书海里,着实令人敬慕,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伴侣、神仙爱情吧!“杨绛认同: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舍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
杨绛对翻译、写作和两性婚姻生活等的真知灼见,依然适用于今日之中国:
杨绛: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奋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杨绛
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杨绛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杨绛
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杨绛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杨绛
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杨绛
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杨绛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杨绛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杨绛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杨绛
人类并不靠天神教导,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杨绛
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杨绛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杨绛
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杨绛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