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最近在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原是作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稿,后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先生根据英文本翻译为中文。以下是我总结的笔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内容均摘录自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 哲学和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作者所说的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
  2. 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他的思想。
  3.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宗教。
  4.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而儒家不是宗教,道家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的主张与道教的主张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所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道教的主张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的。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5. 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的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如果这种追求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然是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对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6.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先天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现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7.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作者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8. 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的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