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自卑与超越》读了几遍,深受启发,尝试将比较认可的观点摘录下来

——题记

本书总的概论,即生命的三大问题:职业,友谊,爱情

一.母亲

1.出生头几个月,母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几乎唯一的角色,婴儿基本上是完全靠母亲存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

2.母亲是婴儿接触到的第一个他人(别人),也是婴儿感兴趣的第一个他人,母亲是孩子通向社会生活的第一道桥梁。

母性技术:母亲与孩子合作,以及赢得孩子配合的能力

也即关爱,理解,体贴能力;

由于每天都会发生新情况,母亲必须用心去感受万千种细微的表现,理解孩子的需要。

母性技术好的表现:关系自己的孩子,一心要赢得孩子的爱,保证孩子一切都好。

1) 母性是一种力量,技术并不神秘,所有的技术均为长期的兴趣和学习的结果;

2) 整个人类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人对母亲角色的态度。

女性正确态度:将持家看作一项事业,将家庭主妇看作一项很好的职业,不仅喜欢,且能通过持家丰富和完善全家人的生活。

错误态度:女性认为看孩子是下等事,对女性角色不满,拒绝学习母性技术,生命目标不是母亲的目标,只是证明自己的优越,从而认为孩子只是分散自己的精力,破坏自己的目标。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母性技术:关爱,理解,体贴是孩子生命之初的基座,如果无,就会阻止母亲和孩子建立良性连接,无法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开端。

观点:1)虽然女人没有做好母亲,但她没有罪,因为有很多原因导致她这样:如自己本身不懂合作,婚姻生活被压制,本身有病,或自己是职业女性,精力有限等等;

3) 纵然母亲对同孩子的连接方式有问题,但儿童行为表现不是他的经历来决定的,而是儿童自己总结出的结论;

故: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性格的养成本没有原因,只是儿童把经历解释成了原因,服务于自己的目标;

3.母亲本能的力量:研究表明,保护幼崽的母性力量比任何其他本能均强烈,它源自对连接的追求;

母亲一般感觉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孩子和整个生命相连,感觉自己可以主宰生死;

母亲的本能:感觉就像上帝一样创造,从虚无中创造出了一个生命;

即:做母亲的渴望,实际上是人类追求优越,追求成圣目标的一个侧面。

母亲需做好三大连接,即:母亲和孩子相连,和丈夫相连,和周围整个人文环境相连;

具体做法:1)和孩子建立好连接;

2)将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身上;

3)将孩子的兴趣引向周边的社会生活,如其他孩子,朋友,亲戚,和所有人;

总任务:1)先让孩子第一次体验到对一个他人的信任;

2)将这份信任和连接进行扩展,直到它能囊括整个人文环境;

二:父亲的角色

1. 婚姻的意义:两人一起合作,构建两人共同的幸福,孩子的幸福,和人类的幸福;

婚姻是契约关系,双方无高低之分,在家庭生活的整个运行中,根本没有存在权威的必要。

2. 父亲的义务: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孩子,所有人的好朋友。

1) 家庭是人文社会的一个单元,家庭之外也存在值得信任的人和人们。

2) 丈夫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妻子;

注意:只有当双方都认为对方的幸福高于自己的幸福时,才会产生真正的合作,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对方胜于关系自己;

三:独生子女的问题

想让人们只关心他一个人,且感觉只有自己有这种权利,如果有人挑战他的地位,他会认为那是极大的不公;长大后,不再是关注的焦点,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