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布衣裳

麻布衣裳

符号

常言道:“是龌龊都揩在麻布衣裳上。”这是瞧不起麻布衣裳的体现,或者说是对麻布衣裳的一种不尊重。直白地说,这不仅是对麻布衣裳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甚至是对老祖宗的不尊重。在一穷二白、缺衣少食的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物质还十分匮乏。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布匹、粮食和煤油等是凭票供应购买。买布匹要布票,买粮食要粮票,打煤油要煤油票。

当初,布票是按人头限量发放,一家人不分大人小孩,每人每年国家就供应四尺布票。后来,每人每年增加到一丈五尺七寸布票。因此,在故乡凉山还留下了一句歇后语:“三个人的布票——四丈多。”“四丈多”为“是这样多”的谐音,即表示某件事情和某个人到此为止,有 “完结”的意思,也包涵有些无奈的意味。

说实话,当时那少得可怜的布票,对于一家人的穿衣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省布票,生活在故乡凉山的乡亲们就只好在自己家的园地里种些火麻。再把火麻的生湿麻皮经过几十道工序加工成麻布,最后将麻布裁缝成麻布衣裳、麻布褡褡、麻布裤子、麻布鞋子、麻布洗脸帕、麻布袜子等。麻布是一种质地很粗糙的布料,因此,故乡凉山还有一句歇后语:“麻布洗脸——初(粗)相会,一回生来二回熟。”

行文到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布衣”这个词语,想起了读书时读过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借指平民百姓。古代的“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平民百姓只能穿自制的麻葛织物,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棉织物。麻布衣裳就是用麻经过若干道工序制作出来的平民百姓穿的衣裳。后来,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那个时候,故乡凉山的人们为了满足能穿上一件像样防寒保暖的麻布衣裳的愿望,那是要亲自动手,经过种麻、收麻、剐麻、绩麻、纺纱、织布、裁缝等大小几十个工序,才能制作而成,是多么地艰辛啊!麻布衣裳曾经为我们遮过羞、保过暖,我们不能忘本,要学会感恩,更要学会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那么,麻布衣裳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

小时候,父母说了一个谜语让我们猜,谜面是:“雨打灰坡土,钉子踩烂泥,后园鸡啄菜,翻转石榴皮。”我们怎么也猜不到谜底是什么。最后父母说,谜底就是种麻和剐麻的整个过程。意思就是说,种麻的园地泥巴一定要酥松细腻得像煤灰一样,撒下去的麻种才能发芽生长。“雨打灰坡土,钉子踩烂泥”指的就是撒麻时的场景,“后园鸡啄菜”指盖麻种的场景,“翻转石榴皮”指剐麻。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种火麻和苎麻两种麻,做麻布衣裳用的是火麻。种火麻和种青菜用的地大多数是房前屋后的园地,分季轮作,春季种火麻,秋季种青菜。当然,园地也可以用来种苎麻、萝卜、白菜、苞谷、洋芋、豆子等农作物。苎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可以轮作,也不能同时混种或套种;而火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以轮作,但也不能同时混种或套种。

严冬过后春天来临,之前种在园地里的白菜、萝卜已被雪凌冻死了,唯有青菜不畏严寒,依然青翠欲滴,生机盎然。一开春,天气暖和了,在和煦的春阳下茁壮成长,青菜长得绿油油的,菜叶宽大,一匹菜叶就能够给儿童当披风。此时茂盛的青菜没有了苦味,腌出来的酸菜极为可口,够一家人吃一个月。

到了阳春三月,砍完园地里的青菜腌成酸菜。翻犁菜地,用薅刀捞尽菜根和杂草,打碎泥饼,撒下火麻种,用薅刀浅挖轻盖麻种后,再盖上一层八九公分厚的草粪。种下去的火麻,不用薅,不除草、不培土、不施肥,到了初秋的七月只管收麻。七月砍火麻,种青菜、白菜、萝卜。父亲到水井边的竹林中砍下两棵又直又粗的竹子,用镰刀修去竹枝,砍掉竹冠,在竹子小的一端砍出单尖两刃似匕首形状,称之为麻刀。麻刀有长有短之分,长麻刀长约三四米,用来刷麻林。短麻刀长约一米,用来刷已经拔起来而长麻刀没有刷着的麻秆上的残叶。

火麻林犹如一片竹林,但又有不同之处。竹林密度小,人可以随便出入走动,而麻林密度大,若人走进去,容易把火麻秆踩断、踩倒、踩乱。火麻秆最高的约两三米,最矮的约一米。麻秆粗的如拇指,细的像筷子。火麻有公麻和母麻之分,当然这是当地方言。所谓公麻就是雄株麻,学名叫枲;母麻就是雌株麻,学名叫苴。公麻只开花,不会结籽,麻秆高而细,麻皮较薄,颜色较浅。公麻经过加工出来的产品,用途比较广泛,麻皮绩的线,可以用来打鞋底、上鞋子,可以做织麻布的纤线,即经线等。母麻不开花,只会结籽,麻秆矮而粗,麻皮较厚,颜色较深,麻皮绩的线只能做织麻布的纬线。

故乡凉山人家,一边收麻,一边种下青菜、白菜和萝卜种子。我们一家六七个人一起到了麻地准备收麻,先要做个分工:母亲撒菜种,父亲刷麻叶,我们小孩就拔麻秆。母亲用围腰兜着事先按照青菜种子占70%、白菜种子和萝卜菜种子各占15%的比例准备好并混有细泥巴的菜种。母亲撒一手菜种,父亲手执长麻刀直穿麻林就刷一手麻叶,我们就拔一手麻秆。这里的一手就是用手抓一把菜种撒出去,菜种所能到达的区域,一般向前边、左边和右边各有近两米远的距离,一手就是一片的意思。菜种要混有细泥巴,增加重量,撒出去才容易掉在土里,且撒得较为均匀。

母亲撒菜种时,菜种和细泥巴与麻叶、麻秆接触的瞬间,便发出轻微的刷刷声。待母亲撒好一手菜种,父亲双手将长麻刀使劲往上一挑,麻叶像一群被人惊动的麻雀一样纷纷飞上天空翩翩起舞,须臾之间又纷纷坠入麻林,伴着簌簌的坠落声,极为均匀地覆盖着之前撒下的青菜种、白菜种和萝卜种,约两三公分厚。麻叶腐烂后是上好的肥料,覆盖着菜种的麻叶就代替了施肥,不再用其他粪肥了。待父亲刷好一手麻叶,我们就去拔麻秆,拔起麻秆,随手用小麻刀刷掉麻秆上的残叶。麻根带出来的泥土,自然地覆盖住刷下的麻叶和菜种,深浅适度,不再另行挖盖菜种,真是一举两得,既拔好了麻秆,又盖好了菜种,且覆盖着的麻叶又为菜种增添养料。拔麻秆时,分大麻、中麻、小麻和麻儿四种类别,按先后顺序和类别拔。先拔既高又粗的大麻,其次拔不高不矮、不粗不细的中麻,再拔既矮又细的小麻,最后拔最矮最细、剐不成皮的麻儿。

我们用小麻刀刷掉父亲用大麻刀未刷着的残叶后,再用镰刀砍掉麻根,按照麻的长短、粗细、颜色分开归类放在一起。待母亲撒完菜种,父亲刷好麻叶,就来参与我们拔麻秆。最后,拔麻秆结束,父亲就将之前分开归类好的麻秆,用小麻儿扭成麻绕子扎紧,捆成一捆一捆的。火麻收完,青菜、白菜和萝卜也种好了。

把捆成一捆一捆的麻秆扛到开阔空旷向阳的草地上或草坡上,解开麻绕子,将麻秆一字排开,均匀地、薄薄地铺在草地上,让太阳晒干。在晒麻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雨水淋湿麻秆,哪怕是小毛雨也不行。若天云突变,天空暗下来,看要下雨了,就立即把麻秆收拾捆好扛回家。若麻秆被雨水淋湿过,其原本浅黄色的麻皮,就会变成浅黑色,且麻皮出现斑斑点点,原本优质的麻皮却变成了劣质的麻皮,令人心痛啊!

待麻秆晒干晒透后,把麻秆捆成捆扛回家,适时扛到水塘里或水沟里浸泡,并用石头压住,让麻捆完全浸泡在水中。公麻浸泡一至两天,母麻浸泡两到三天,再检查麻秆上的麻皮是否有腻滑感。若麻皮有腻滑感,就说明已经浸泡好了,可以扛回家放在草堆里捂上一至两天,待麻秆与麻皮可轻松分裂,就可以从草堆里把麻秆取出来,放到家里靠着墙壁直立站着,然后折断麻秆根部,剥下麻皮,左手高,右手低,两只手向相反方向分开,麻皮就轻而易举地离开麻秆,这称之为剐麻。剐下的麻皮夹在左手食指和中指的指缝中,把指缝夹满后取下来,挂在事先搭好的竹竿上,称作一指麻。就这样一指麻一指麻地剐,直到全部剐完挂好。麻皮剐好后,以十指麻皮为一个单位,十指麻皮十指麻皮地分好,取中间折叠处扭成绳拴好,叫一把麻。再以十把麻为一个单位,十把麻十把麻地分好,用绳索捆起来,叫一捆麻。剐不成皮的麻儿,就用连枷反复捶打,连麻秆麻皮一起打碎打绒,把麻秆剔除来,剩下的乱麻团就用做麻绒铺盖。

剐完麻皮,就接着绩麻。绩麻是女人的活儿,男人是不绩麻的。在那个农活繁重的年代,白天忙于田间地头干农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绩麻。在那个经济条件不好的岁月里,打不起煤油,点不起煤油灯。祖母、母亲,姑妈、伯娘,婶婶,就借着煤炭火发出的光亮来绩麻。流行于故乡的民间小调《水城放羊歌》云:“四月放羊四月八,早曦放羊晚绩麻,早曦放羊麻四两,晚上收羊麻半斤。”这也体现了绩麻的艰辛,即使在山坡上放羊时,也要抽出时间,边放羊边绩麻。同时也说明了故乡人绩麻主要是利用晚上的时间。

打开一把麻,以三匹麻皮为一绺,绾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粗细的圆柱体,称为麻颗,用水淋湿,待几分钟发滋润,脱下麻绺衔在嘴里,用左右手向相反方向分开,叫划麻。划麻皮是绩出好麻纱的关键。麻皮既不能划得太大,也不能划得太小。划大了,绩出的麻纱太粗,划小了,绩出的麻纱太细。因此,划麻皮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才能划出粗细合适的麻皮。划下的麻皮,用牙齿啃出麻皮的搭头,下皮与上皮的相交处,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捏搓成麻纱,以虎口处为起点,将麻纱从手背经手掌绕360度与虎口的点相交,戴在手背上。一匹一匹地绩,绾满一虎口为一手麻。一手麻一手麻地绩,绩完了一把麻,将它绾成直径约为20厘米的扁圆体,看起来像一个荞粑粑,称之为粑粑麻团;有的绾成直径约为20厘米的圆柱体,看起来像一个木甑子,称之为甑子麻团。绾麻团时,圆心要留出毛钱大小的一个孔,便于从内到外抽出松麻纱纺紧麻纱。

俗话说:“苦绩麻,勤纺纱,发愤为人。”绩麻是制作麻布衣裳所有工序中比较轻松的活儿,要是能在白天绩麻,是较轻松的。晚上绩麻,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了。据父亲回忆说,在他7岁那年,也就是195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半夜醒来,看见祖母还坐在床沿上对着煤炭火的亮光,嘴里衔着一匹麻,手里拿着较小的两小匹麻在拇指和食指间不停捏搓着、捏搓着、捏搓着,突然,祖母身体一偏,差点倒下。看着这个情景,父亲立即起来搀扶着祖母说:“妈妈,您是哪儿不舒服?”祖母对父亲说:“没事的,是瞌睡来了。”父亲对祖母说:“妈妈,太晚了,休息吧,明天晚上再绩。”祖母对父亲说:“好,你去挖一锄炭来,我封好火,就睡觉。”祖母封好火,就去睡觉了,但父亲刚上床躺下,就听到鸡圈里打鸣的公鸡“喔——喔——喔”地叫了起来。父亲说,在当时他不知道是几点几分,因为家中既没有时钟,也没有手表。直到后来父亲才明白,鸡叫头遍是凌晨的一点钟左右。父亲带着有点伤感的口气对我说:“那时,你奶奶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坐在煤火旁边借火光绩麻到深更半夜,是多么地辛苦啊!”

绩麻是女性的工作,纺纱也是女性的工作。纺纱前要准备好一架纺车。常用的手摇式纺车是锭子在左,绳轮和手柄在右,中间用绳弦传动,这称为卧式纺车。纺车由轮子、摇柄、锭杆子、支架和底座等构成。木方制作的纺车底座长约70厘米,呈“工”字形。“工”字形的上横木处有一小支架安装锭杆儿。“工”字形的下横木处有两根方柱,也称为大支架,方柱长约50厘米,方柱的顶上端有摇柄。主动的辐条是中间带圆孔的条状薄板,长约60厘米,中间宽约8厘米,两端宽约6厘米,共6片,轴的两端各3片。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辋上挂着传动绳。锭杆子长约30厘米,直径约0.5厘米,两端有尖锐的钢线。直径约2厘米的传动轮套在锭杆儿中间固定。主动轮与锭杆轮之间由张紧的线绳传动,轴部加适量的润滑油。大轮子转一圈,木锭子就能转100多圈。

接下来就是纺线,说到纺线,我便想起了小时候听到过的一个谜语,其谜面是:“对门有棚竹,有个老奶奶天天在里边哭,别人问她哭啥子,她说藤子网到她背脊骨。”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纺线时的场景。纺线时,母亲从放在地上的麻团的圆心抽出麻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然后坐在板凳上,左手牵着麻纱,右手拿着摇柄,按顺时针摇动摇柄,牵着麻纱的左手凭感觉配合大轮子的旋转慢慢抬高位置,拉长麻纱,麻纱已经纺紧到恰当的程度时,右手按逆时针摇动摇柄,让大轮子转半圈,左手徐徐降下,把纺好的麻线缠在锭子杆上,纺满锭杆,取下来叫一个锭包。就这样反复操作,随着操作时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直到把所有麻纱纺完,形成许多个锭包。

纺好锭包,接着框线。所谓框线,就是制作一个木三脚架,用两根长约1.5米的中粗竹竿,居竹竿的中点各烙一个孔,将烙好孔的两根竹竿十字交叉,穿在三脚架中柱的顶端上,在两根竹竿的两端各钉一颗钉子后即可框线了。把之前纺好的锭包上的麻线的端头拴在一颗钉子上,旋转穿在三脚架中柱上竹竿的两端,锭包的麻线就会跟着竹竿的旋转而旋转,麻线绕在两根竹竿两端的钉子上,麻线绕满钉子,取下来就叫一框线。这样反复操作,直到把所有锭包的麻线框完为止。

框线结束,就要煮线、洗线了。用杀年猪时的大灶锅顿在柴火灶上,倒入适量的水,生火把水烧开,放入20多斤麻线,用事先准备好的10多斤柴火灰覆盖着麻线,灶锅里的水快煮干时,将麻线捞出来。随后待捞出来的麻线水分稍干,就将麻线挂在扁担的两端挑到水塘里的石板上,用棒槌捶打一会儿,再用脚猛踩一会儿,最后用手搓一会儿。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捶打、脚踩、手搓,直到把麻线上的柴火灰洗净,称之为洗线。洗好的线,挑回家晒干后又接着再煮一次,煮的程序和方法与第一次相同,但不放柴火灰。煮好后又一次挑到水塘里去洗,洗的程序和方法也与第一次一样。但不同的是,这次洗出来的麻线由淡黄色变为了浅白色。把浅白色的麻线挑回家晒干后,进行第三次煮线,煮的程序和方法与第二次相同。麻线煮好后再挑到水塘里,进行第三次洗线,洗线的程序和方法与以往两次相同,不同的是这次洗出的麻线由浅白色变成了深白色。

经过三次煮线、三次洗线、三次晒线,麻线的柔软度和色度已经达到理想的效果。接下来,就是解线、绕线和牵线。把麻线框套在两根大竹竿上,按60度的角度靠着墙壁,找出麻线端头抽出来解散开,绕成圆台式的线团。所谓牵线,也叫扯线。在门口的院坝里,量出六七米长的一段距离,在两端各并排钉下3根约40厘米长,直径约5厘米粗的小木桩,小木桩之间相距约30厘米,将6个圆台式的线团分别装在6个盆子,或升子,或锑锅等容器里,把装线团的容器放在一排小木桩的一侧,并在这排小木桩的第三根小木桩旁靠着一把篦子。

把6个线团的端头找出来,拴在放着线团容器旁的这排小木桩的第一根木桩上,抽出麻线牵过去套在另一排小木桩的第一根木桩上,牵回来套在线团容器旁的这排小木桩的第二根木桩上;牵过去套在另一排小木桩的第二根木桩上,牵回来按每两股麻线先穿过篦子的一个缝隙再套在线团容器旁的这排小木桩的第三根木桩上……如此反复操作,按照篦子的每个缝隙一次穿过两股线,直到把篦子的缝隙穿满算完成一次牵线的活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布幅的宽窄取决于牵线时穿过篦子缝隙的多少,若要织宽布,就把篦子的缝隙按照每个缝隙两股麻线全部穿满,若要织窄布,在麻线穿过篦子的缝隙时,就要在篦子两边对称地留下相应的缝隙出来,称之为空隙。

线牵好了,须裹在羊角上,羊角是当地的方言,即线辊。用线裹在羊角上需要三个人,一人抱着羊角,一人抱着装着麻线的篦子,面对面地站着。另一个人把纤线的另一端线头拴吊在羊角上的小木棍上,左手拿着一把麻秆,右手持一根小木棍抬平纤线,即经线。抱羊角的人旋转羊角绕线,待绕完一圈后,面对面站着的两个人同时用力一拉绷紧绕线。就这样,绕一圈绷紧一圈。绕了几圈后,另一个人用一根麻秆夹在绕线上,每隔一二十厘米宽的距离放一根麻秆,边旋转羊角边放麻秆,麻秆夹满一圈,另一人抬平纤线,绕几圈夹一根麻秆。这样的操作要反复进行,直到把纤线裹完为止。裹好的经线上的麻秆是叉花的。线在羊角上裹完后,把穿过篦子缝隙的线拉退出来,穿在综框里。每扇综框的一个缝隙穿一股线后再返回穿过篦子的缝隙,篦子的每个缝隙穿两股线。这样反复操作,直到把线穿完后,将羊角、综框、篦子一并搬上织布机床。

小时候,在故乡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一个谜语,其谜面是:“稳坐高楼宝殿,脚踏扬州二线。手拿四川干鱼,眼望昆明挂面。”父亲给我们解释说,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坐在织布机上织布。“稳坐高楼宝殿”是指织布的人坐在织布机上,织布机的形状和构架犹如一座宝殿;“脚踏扬州二线”是指在织布的时候,织布的人用左右两只脚交替着踩下织布机的踏板;“手拿四川干鱼”是指织布的人用双手操作的梭子,形状像一条风干的鱼;“眼望昆明挂面”是指织布的人随时都要专心致志地看着用来织布的麻线,深白色的麻线在眼前一条一条地挂着,就像面条一样。但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要用扬州、四川和昆明这三个地名呢?我想,也许是扬州纺织业、四川干鱼、昆明面条都很有特色、很出名吧!

织布机高约2米,宽约1米。中后高约2米,中前高约1米,前边高约0.6米,后边高约0.8米。是用长短不齐、宽窄不等、厚薄不同的几十块质地坚实的上等方木和圆木组装成的一个大木架子。主要部件有羊角,即线辊,装在架子的后边,高约0.8米;综框,吊在中偏后的架子上,高约2米;篦子吊在架子的中偏前位置,高约2米;裹筒,也叫布辊,装在架子的中前方,高约1米;撑子,是吊在裹筒上的一根圆木;脚踏板,装在架子底部,高约0.05米;小木板凳,放在架子前面,高约0.6米。

牵好线后,把羊角、综框、篦子一并搬上织布机床,就可以织布了。羊角上的经线穿过两扇综框,穿过装着篦子的打板,牵到裹筒上吊着的撑子旁边。母亲将线头平均分成若干绺拴吊在裹筒的小木棍上,幅宽约一尺,接着拿着手指般粗细的一根撬棍,插进裹筒右端的小孔里,拨动裹筒旋转,绷紧经线,用套在机床上的绳子拴在撬棍的上端,固定裹筒。母亲手持装着纬线颗的梭子,找到线头穿出梭子侧面的小孔拉出约0.4厘米的一段线。母亲用右脚踩下踏板,一扇综下落,经线张开,母亲把梭子穿过经线,左手接到梭子,右手提着线头,左脚踩下踏板,另外一扇综下落,经线张开,左手拿着线头穿过经线,右手放下线头,接着梭子,左手拉着装篦子的打板,打紧纬线……这样反复操作,布匹织到踩踏板,综下落,经线张开,不够梭子穿过,母亲放松撬棍绳子,取出撬棍,站起来用撬棍扒开羊角上的挡棍,羊角自动转出另一只角,母亲又将撬棍扒一下挡棍,挡棍就返回原位,固定羊角。随后,用撬棍不停地扳动裹筒,让裹筒旋转,织好的麻布就自然而然地裹在裹筒上。待裹筒扳不动时,用绳子拴住撬棍,固定裹筒,继续织下一段麻布。

就这样,两只脚不停地上下交替踩踏板,调换两扇综的位置,使两组经线交错张开,手持带着纬线的梭子,在两组经线之间穿过去,手拉装着篦子的打板,打紧纬线,反复操作,就织成了一匹匹麻布。

刚织好下机床的麻布称为生麻布,比较硬板,要拿到水塘或者水沟里的石板上,用棒槌捶打,用双脚猛踩,用双手揉搓。这样反复两三次后,麻布变软和,布的颜色更白了,还不会脱须。这样的麻布才算是合格的麻布,才能拿来缝制麻布衣裳、麻布褡褡、麻布裤子、麻布鞋子、麻布洗脸帕、麻布袜子等。母亲在为我缝制麻布衣裳时,用两匹长度相当的麻布,居中对折,然后分开搭在我的两只肩膀上,经胸前下到小腹,取衣裳前片的长度;经后背下至臀部,取衣裳后片的长度。前后四片布匹宽度之和,就是衣裳胸围大小的尺码。母亲用剪刀横断麻布,剪成两只袖大片和袖小片。

在胳肢窝处剪出一个半圆形,接着剪下四块角布,若衣裳需要做宽大一些,角布就要剪得长点、宽点,若衣裳需要做窄小一些,角布就要剪得短点、窄点。剪下的角布,搭在前衣片和后衣片线缝处,左右两侧各搭上两块角布。用搭角布的方法,不但能缝制出大小合适的衣裳,而且还有过腰,有摆脚,穿起来,既舒适又美观。

男式的称为对襟麻布衣裳,女式的称为大襟麻布衣裳。不论是男式还是女式的麻布衣裳,母亲剪裁好所有的布料后,就开始缝制麻布衣服。第一道工序——缝。所谓“缝”,就是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缝袖筒线、胳肢窝线和背脊中线:母亲用针线把袖大片和袖小片,两片上下缝接、缝拢,叫袖筒。将袖筒与胳肢窝的半圆处相接缝好,称为接袖筒。缝胳肢窝右侧线,从衣裳水脚开始,缝到胳肢窝到袖口终止;缝胳肢窝左侧线,从袖口开始,缝到胳肢窝到水脚终止。缝背脊中线,就是缝制背部的那条中线。

在两片衣襟的顶部剪出一个半圆,称为开衣领。剪出的图形似圆非圆,像一个桃子的形状,与一颗空心的红心极为相似。剪下的两个半圆形麻布称为领窝。另外,用一块大小适中的麻布对折,将领窝的一块半圆贴在对折的麻布上,让直角边与折线刚好吻合,在离半圆5厘米处,剪成一个圆环,剪开圆环的前面叫圆托肩。

缝吊褊线和托肩线:剪好两块对襟吊褊,缝吊褊线。剪好0.5厘米宽的两块单层麻布,缝在衣襟钉纽扣和纽襻处的内沿,上接托肩,下至衣脚。从右边衣襟开始,吊褊叠着衣襟一并缝接之前开好的衣领和圆好的托肩,托肩叠着开领缝好,向内翻巴着衣裳,叫翻托肩。接着缝托肩线,托肩线终端接左襟吊褊,吊褊叠着衣襟缝到衣襟终止。

缝双褊和衣领:剪下四寸五分宽的麻布,平均分成三等份,其中,两份对折成双褊,一份为单褊,单褊缝巴衣襟左吊褊,下与纽襻相望,上与衣领相接,双褊外露,起封闭作用。缝衣领,剪下宽约6厘米,长约40厘米的一块麻布,对折缝拢,与开领处圆环相接缝拢,称为上衣领。

缝男式麻布衣裳包包:剪下边长约20厘米,宽约18厘米的两块长方形麻布,在长方形麻布的左边、右边和下边各向内卷约1厘米,上边包口端折成斜角向外卷约4厘米,用针线缝巴在衣裳前面对襟旁左右两侧下部,包口与最下边的纽扣同高,相邻,包口平行。男式麻布衣裳包包是缝在衣裳前面外部,称为明包;女式麻布衣裳包包是缝在衣裳两侧内部,包口斜行,名为岔包,也称为暗包。

“缝”的工序结束,接下来就是“缲”的工序。所谓“缲”,是一种缝纫方法,做衣服边儿或带子时把布边儿往里头卷进去,然后藏着针脚缝。缲整件衣裳的脚褊,把衣裳水脚向内翻卷折叠3厘米宽的样子缲好,称之缲脚褊。

缲左吊褊、托肩和右吊褊:缲左吊褊,从衣襟脚开始缲接托肩。缲托肩,从接左吊褊处开始缲托肩到右吊褊。缲右吊褊,从托肩处开始缲到右衣襟脚。

缲胳肢窝线和袖口、衣领:缲胳肢窝线,右侧线从袖口开始,缲到胳肢窝,缲至衣裳水脚结束;左侧线从衣裳水脚开始,缲至袖口结束。缲袖口,把衣裳袖口向内翻卷折叠3厘米宽的样子缝好缲即可。缲衣领,剪下宽约6厘米、长约40厘米的一块麻布,对折缝拢,与衣领处圆相接缝拢缲好。

“缲”的工序完毕,就到了“钉”的工序。“钉”的工序没有那么复杂,就是钉上纽扣和纽襻。不论男式的对襟麻布衣裳,还是女式大襟麻布衣裳。纽扣和纽襻一般都是钉单数,5颗、7颗或9颗,不钉双数的纽扣和纽襻。母亲用若干股麻线,搓成线索剪成长度适中的一节节,在一头扭打成珠珠状称为纽头,另一端留约5厘米长称为纽把,这就是一颗麻线纽扣。将纽扣钉在衣裳左前襟上,一件衣裳钉7颗纽扣。将麻线搓成线索,按10厘米长一节一节地剪下来,线索对折钉在衣裳右前襟上与钉好的纽扣相对应,称为纽襻,一件衣裳也是钉7个纽襻。

最后一道工序是“缉”,所谓“缉”是指一种缝纫方法,一针连着一针密密地缝。“缉”的工序只是缉男式麻布衣裳包包,母亲用针线在男式对襟麻布衣裳左右的两个包包的四周,密密麻麻地缉上一圈。到此,一件保暖防寒、称心如意的麻布衣裳就做好了。

可见,要完成一件麻布衣裳的缝制,就大的工序来说,有种麻、收麻、晒麻、泡麻、剐麻、绩麻、绕纱、纺纱、绕线、纺线、煮线、洗线、晒线、解线、牵线、织布、洗布、晒布、裁缝19个工序;就小的工序缝和缲来说,有缝袖筒线、缝胳肢窝线、缝背脊中线、缝双褊、缝衣领、缝男式麻布衣裳包包、缲整件衣裳衣脚、缲左吊褊、缲托肩、缲右吊褊、缲胳肢窝线、缲袖口、缲衣领13个工序。可见,缝制一件麻布衣裳是要费尽千辛万苦的。祖父和父亲的兄弟姊妹穿过祖母缝制的麻布衣裳;父亲和我们兄弟姊妹穿过母亲缝制的麻布衣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祖母和母亲,不论是绩麻、煮麻、洗麻,还是织布、裁缝,在故乡可算是一把好手,她们娴熟的操作和得心应手的裁缝技术,在我心灵的记忆中留下了今生今世难以磨灭的印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麻布衣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