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的《全频带阻塞干扰》是俄罗斯版的。初中曾经读过一点点俄罗斯文学,身处欧洲大陆内部,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忍耐跟我们过去很多相似。
为什么对这篇文字很多感慨,很大程度是因为最近接触到了一些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由于整个信息世界的基础—芯片都是来自某大国,因此只要对方想要我们可以说几乎是透明的。
在实战中,被窃取,被干扰,完全无法工作甚至自身攻击都有可能发生。这是非常真实的一次科幻想象。某大国担心我军队防控能力提高禁止出口芯片给军用,其实军队还真不敢装备某大国芯片。用书里的话说就是“用人家养的狗给自己看门”。
在俄罗斯版里,最心酸的是关于苏联的解体。
“我说的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四岁。那个冬天真冷啊,暖气停了,房间里结了冰,我只好抱着电视机取暖,听着总统在我怀中向俄罗斯人许诺一个温暖的冬天… …”
这是哪一年呢?这位总统是叶利钦吗?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冻死在那里,一只手伸进怀中,握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勋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70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英雄的一生,很多国家大事看似遥远,当它的辐射到达时,每个人都会真真切切感受到。
“如果人们都像我们这样,用全部的生命去探索宇宙的话,他们就能领略到宇宙的美,它的宏大和深远后面的美,而一个对宇宙和自然的内在美有深刻感觉的人,是不会去进行战争的。”
很对,但这样纯粹的人很少。有时经常会感受到古人中的一些人在思想和境界上已经到达了极高的高度,无私通透豁达…可能到现在都无人超越。然而整个人群分布起来还是参差不齐,自私贪婪毒辣… 因此经常会有感叹就是“人性千年来都没变过”。而就从人的个体来说,也是极为矛盾和复杂的。例如宋徽宗,几乎是审美高峰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和苟且贪生在一个人身上完美结合。甚至于一个矛盾的人,他这一生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竟是昨日死今日生,不但有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还有完全不同的蜕变中的自己。
在俄罗斯版阅读过程中,有些地方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像是中国。经卫庄提醒,原来大刘最开始写的是中国版。果然,读中国版非常有代入感。完全不像俄罗斯版像是在旁观一次世界大战。“塘沽”两个字引入眼帘,心立刻揪紧了。雪原的描述很容易联想到朝鲜战场。当联军中日军出场时,抗日战争的既视感又来了。民族感情是很难改变的。就像辽宋、宋金,许多人说联金抗辽、联蒙抗金是战略错误,但考虑到民族感情,你不可能指望仇恨了多年的军人和老百姓能立即握手言和。在中国版里有日军对平民的屠杀,而且是幼儿,看这一段很难再冷静。“万年炎帝号”非常符合中国航天的思路,能节省就节省,经常一鸡多吃。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有几千颗卫星组成,我们的计划只有八颗。
来自北方的俄军团会保存实力,等待战争状态抉择也非常符合现实。
纽约时报关于庄宇身份的宣传也非常符合现实,控制舆论没人能比过民主党,总是正好符合普通老百姓对特权的憎恶和对神秘人物的好奇。
十号首长在解释为何要使用全频带阻塞干扰时,并没有用命令或说教或是利益,数字。他用了体验式方法,每个参与体验的人自己得到了结论,这非常高明。执行自己的结论和执行别人的命令显然是两种效果。
“庄宇身上似乎生来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超脱气质,这气质有时甚至让列夫森科元帅感到有些敬畏。就如同他在花盆中随意埋下一颗种子,却长出来绝世珍稀的植物,他敬畏地看着这植物一天天成长,小心地呵护着它,等着它开出花朵。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儿子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天体物理学家”养孩子就应该这样,他自有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