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祉 璇

最近读了一本介绍人类社会简史的书,很有趣,叫《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是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该书获得1988年普利策奖以及英国科普书奖。

之前确实很少会去关注这类书,疫情的这几年,这部1997年首次出版的书突然在国内被炒得火热,想着多学习,我也就买来,并且认真读了。在阅读的过程,好像又回到学生时代,边读边做笔记,梳理知识脉络。

演化的自然视角

开场白中,作者就在沙滩漫步时提出一个问题:1972年,一位新几内亚朋友亚力问道,“为什么是白人制造出这么多货物,再运来这里?为什么黑人没搞出过什么名堂?”这个问题看来简单,却难以回答。作者用了25年,对人类演化、历史与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写下本书,最终回答了亚力的问题。

各大洲上的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大历史,原因不在人,而在环境。

——贾雷德·戴蒙德

本书从人类的起源、进化、迁徙,社会的游群、部落、酋邦,到最终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今全球的格局,多维度、多视角地展开了详细说明。以下仅列出作者在文末的几点总结以及我笔记中的浅显理解。

一是环境差异影响食物生产。文中提到,人类从脱离狩猎采集形态到出现食物生产形态,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因,枪炮、病菌与钢铁,都是从终极因发展出来的。食物生产养活更多的人口,进而推动社会组织的形成,并转化出技术创新和军事优势。同时,相对进步的社会更早接触到病菌并产生免疫。

二是环境差异影响洲内传播。每个大洲内部的地理环境不同,直接影响了生产、技术、文字等多方面传播的速度,欧亚大陆速度最快,因为欧亚大陆轴线为东西向(纬度相同),生态与地理障碍比较少,同非洲、美洲的传播速度就慢很多(南北向)。

三是环境差异影响洲间传播。同上,各大洲与外界沟通的难易程度不同,也影响了传播速度。有些大洲与外界较为隔绝,比如从欧亚大陆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是最容易的,但东西半球间向美洲传播较为困难,那里与欧亚社会隔着大洋,并伴有地理、气候的障碍。各大洲不同的地理条件,导致发展进步拉开差距。

四是面积或人口总数的差异。面积越大、人口总数越多的大洲,相互竞争的社会单元越多,创新也就越活跃。面积是客观存在的实证,无法否认的事实,这些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起步素材,提供了更适合利用新发明的情境。

读完这部关于人类社会命运起伏的著作,收获还是很大的。比如发现问题后的设问式思考,比如研究现象中的地理观、历史观和演化论等分析方法,比如结论先得后的辩证主义。因为之前对人类社会学的知识储备很不足,所以读的过程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文明演化的其他动力

除了作者提供的这些基于演化论的、彰显自然科学精神的客观分析视角,我想在文明得到起源和建立社会组织后,文明自身具有选择迭代方向的偶然性及其自我加固的意识主观性,这将使得即使在同样的地理、自然环境条件下,文明演进也未必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此,文明演化有一部分动力来自主观(集体)意志。

最近刚巧也在读《明朝那些事儿》,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葡萄牙人到了古里,上岸后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寻找财宝,坚立标注,宣布主权,这就是西方殖民者的逻辑。而早在六十多年前,有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着大明国的庞大舰队来到过这里,并树立了一座代表和平与友好的丰碑。”

明永乐年间郑和率万人以上的无敌舰队七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远洋,或许是为大明威服四海(正史)、或许是为民间贸易合作、抑或是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民间传说),这都不重要,当大明国驾驭名副其实的“航母舰队”游历各国时,强而不欺、威而不霸,就是对华夏民族文明演化方向选择的很好诠释!

– End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