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玩志丧物的几本闲书

引子:收藏有道,于我,似若人生。囿于东北地广疏远,又无遗风,知己难觅,无人言趣,故要耐得住寂寥,此其一。天下珍宝,任谁断不能一己尽揽,更何况我之贫凋,故要量力而为,需经得起诱惑,此其二。文玩之器,不跃然孤生,衍生文化自在之美,隐隐若现,故要勤于拓掘,以飨神志,此其三。收藏异于买卖,不可轻易以价论之、因利离之,要所好专一,精钻深耕,以情溉之,释然因果,此其四。

——三郎

玩志丧物的几本闲书

三郎

夜深人静,读些闲书,写些闲话。把这二年读的收藏类的几本闲书从书架上摘下来,拍照、晒文、游街,再束之高阁……

#1、《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白明)#

喜欢传统陶瓷艺术品的,不要错过这本《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白明(片儿白)的这本书从工艺制成的角度,对景德镇陶瓷进行细致的梳理,从瓷矿土采集、粗加工到制不腐化,再到拉坯、 镶器和利坯等成型技艺,到青花各项装饰工艺,最后到装窑烧制,图文并茂,所列丰厚。

#2、《于老师这样挑手串》(于鸿雁)#

于老师是BTV收藏节目的红人,老大不小,秃头,但感觉亲民。总体来看,《于老师这样挑手串》属于入门科普书,有价值的系统知识很少,侧重给新手提供手串入门、入手指导,书中甚多,但拍摄和后期技术实在不敢恭维,能糊弄的地方绝不多花一分力气……等我出本《三郎那样挑手串》吧。

#3、《饮流斋说瓷译著》(许之衡)#

《说瓷》与《陶说》、《陶录》、《陶雅》并称古陶瓷专论之四大名著,许之衡先生的《说瓷》博览取约,叙述扼要有条,兼具“瓷外功夫”,充分体现古陶瓷鉴赏之要义。

#4、《木鉴》和《问木》(周默)#

毫无疑问,明清家具可谓中国传统家具选材、制造工艺、艺术性的集大成,中外藏家皆趋之若鹜,《木鉴》介绍的正是明清家具所涉及的各种珍异良木的材质特征和细致鉴赏知识,《问木》则是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地)解答了藏友关于中国古典家具品鉴的常见问题。这两本书由学院派大师周默所著,他除了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长期在国家林业部负责珍稀硬木的进出口工工作,对国内外重点林区和生态特征也有着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参加了故宫、恭王府等大量皇家家具、木造的修复工作。

#5、《雾里看花》和《打眼2》(白明)#

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更加专业性不同,这两本都是白明(片儿白)的闲书,他用调侃的口吻讲收藏的一些节点性历史、社会现象和收藏常识。

#6、《黄花梨家具:拍卖投资大指南》(胡德生)#

古玩收藏鉴拍投资大全,非常精美、细致,内含54件故宫博物院馆藏代表性黄花梨家具和200多件国内外顶级拍卖行的黄花梨家具拍卖档案,对于喜欢明清家具的爱好者来说,真可谓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另,故宫出版社的书,专业性有保障。

#7、《木鉴》(商子庄)#

中式家具常用木材鉴赏宝典,与周默的《木鉴》结合起来读收获更大,除了木材本身的特质,还有中国家具的卓越的制造工艺和文化标识。

#7、《红木与名贵硬木家具用材鉴赏》(海凌超)#

这是一本丛书、工具书,清晰(彩色)、非常实用。从原材、半成品,到成品后的木质特征,一有尽有,非常全面。

#8、《鉴宝入门》(郭豫斌)#

侧重于古家具的历史渊源、各类加工和装饰工艺,对作伪和鉴别有较为细致而深刻的阐述,是一本理论水平较高的古典家具鉴赏书。

#9、《沉香之美》(苏六河)#

中国有四大名香,檀香、麝香、龙涎香和沉香,沉香更为香中王者。沉香之香、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时皇宫里的阿哥格格们、后宫的妃嫔们,一年也只不过得几两焚之,《红楼梦》里元春省亲,送给贾母的有一个沉香手柄,亦特意指出其名贵不同寻常。《沉香之美》印刷精致、区分细腻,手笔似出大家,爱香之人读此书幸甚。

#10、《两个故宫的离合》([日]野岛刚)#

日本人写的,关于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博物馆入门的了解下吧,内容实不敢恭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玩志丧物的几本闲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