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奇迹时代
>> 一定要找有共同的愿景、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找不需要管理者盯着就能自驱动、自己干的人。
◆ 第四章 新十年新征程
>> 在“手机× AIoT”中,“手机”是指手机硬件及相关的软件和互联网体验,“AIoT”是指手机之外的智能设备,以及各个场景下的各类服务,“×”为贯穿所有场景的产品和服务的互联互通能力和体验,包括“人工智能、云、大数据”能力、商业变现能力、新零售渠道和品牌赋能等支撑能力。
◆ 第五章 我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社会意识的形成机制和社会生产新的组织机制、发展模式。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广泛推动人与机构彼此赋能,从而推动信息传递、沟通,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效率提升。
互联网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赋能产业,赋能组织,赋能我们每一个人。当一个人连接上网络,他可以随意采摘全世界的信息,也可以向全世界贡献他的能力,而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第六章 互联网七字诀
>> 清晰的使命、愿景。
• 深刻的洞察力,了解行业,了解用户需求,找到机会。
• 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及与之匹配的能力。
• 克制贪婪,少就是多。
使命,是企业/机构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企业/机构努力为社会、大众提供的价值;而愿景,则是基于这样的使命,企业/机构最终希望成为的样子。
>> 使命,是企业/机构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企业/机构努力为社会、大众提供的价值;而愿景,则是基于这样的使命,企业/机构最终希望成为的样子。
>> 试图用一款产品来解决很多需求,除了产品开发、推广难度大,未必能够凭借功能的数量优势赢得竞争优势,有时候甚至会误导开发者。
用尽量少的产品满足用户最关注的需求,是一种超凡的能力。少就是多,背后是极为精准的行业发展与用户需求洞察、极为清晰的产品/战略思路,以及基于强大产品力的超凡自信。
>> 用尽量少的产品满足用户最关注的需求,是一种超凡的能力。少就是多,背后是极为精准的行业发展与用户需求洞察、极为清晰的产品/战略思路,以及基于强大产品力的超凡自信。
>> 容易实现的增长未必是高质量的增长,可能是资源的不合理消耗;成交金额增加未必是公司体质增强了,也可能是虚胖。
>> 如果追求极致的努力不在用户需要的正确方向上,或者不在公司专注的方向上,那么花的力气越大,离题越远,此时的投入和努力只能沦为一种“秀情怀”的噱头,或者是一种无用的“炫技”,抑或是一种盲目的“自我感动”。
有一支互相信任的团队,以及资源前置、关怀决策权前置的原则,让听得见枪声的前线拥有炮火呼叫权。
>> 有一支互相信任的团队,以及资源前置、关怀决策权前置的原则,让听得见枪声的前线拥有炮火呼叫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对此的理解是,一家更快的公司通常都有更高的效率,也必然拥有更强的洞察力、更好的行业适应性、更坚韧的生命力和更持续的创新能力。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对此的理解是,一家更快的公司通常都有更高的效率,也必然拥有更强的洞察力、更好的行业适应性、更坚韧的生命力和更持续的创新能力。
在战术执行上快的同时,战略上要走得更稳。不稳、不扎实,一定会造成不必要、不理智的急躁,迟早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战略积累快不得,战术演进慢不得”,为了更底层的坚定原则和更长远的发展,有时候,有局部的、阶段性的慢,才有全局的快。
>> 在战术执行上快的同时,战略上要走得更稳。不稳、不扎实,一定会造成不必要、不理智的急躁,迟早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战略积累快不得,战术演进慢不得”,为了更底层的坚定原则和更长远的发展,有时候,有局部的、阶段性的慢,才有全局的快。
◆ 第七章 技术为本
>> • 面向当前产品的研发:以按时高质量交付为目标。
• 面向1~3年后产品的预研:以先进性为目标,打造下一代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 面向3~5年及以后的预研:以极度创新性甚至颠覆性自研为目标,为集团建立未来竞争优势。
>> 工程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很闷,他们不善言辞,就像我一样。但是我们的内心,非常的狂热。探索技术的时候,我们是苦行僧;打磨工艺的时候,我们是受虐狂;谈到体验的时候,我们吹毛求疵;做产品的时候,就野心勃勃。
◆ 第八章 和用户交朋友
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去哪里,去沟通、去交心,尽全力跟用户距离再近一些,沟通交流再多一些。
>> 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去哪里,去沟通、去交心,尽全力跟用户距离再近一些,沟通交流再多一些。
◆ 第九章 爆品模式
>> 那什么才是爆品?我的定义是:产品定义、性能、品质或价格与现有产品明显不同,大大超出用户期望并引发口碑热烈传播和热销的现象级产品。
>> 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可以让一家企业持续不断地生产出爆品?总结下来,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 找准用户需求。
• 超预期的产品。
• 惊喜的定价。
• 效率制胜。
>> “小白模式”也是第一性原理的体现,即我们要还原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和产品最底层的结构,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照搬既有的理论和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精准的需求洞察、更优雅易用的使用体验,以及更令人惊讶的创新。
◆ 第十章 高效率模型
>> 其实非常简单,任何商品的定价都是由五部分组成的:
• 制造和服务分摊成本。
• 研发分摊成本。
• 市场推广及广告分摊成本。
• 销售及渠道分摊成本。
• 利润。
◆ 第十二章 生态链模式
>> 所以,对于设计,我的建议是:
1.明确设计的目的,即为什么而设计。
2.要有明确而统一的设计理念。
3.设计不是视觉概念,而是解决方案,设计应该成为所有业务的牵引力。
4.设计需要有统一的培养系统,重视设计人才,努力培养设计氛围。
5.给设计师们足够的空间,放手让他们发挥创造力。
◆ 第十四章 小米方法论的演进思考
>> 真正的闭环,应该是一个共赢的闭环,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小米的高效体系中,通过带动产业的效率提升,合作伙伴可以受益,并最终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