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读后感

读书笔记

7.《天意》2008

这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适合我口味的科幻小说。将历史与科幻的完美结合,让我再去欣赏别的科幻作品时,不自觉地将之与本书比较,无形中,西安历史教师钱红莉(系记忆错误,作者应叫 钱莉芳)的《天意》已经成了一个标尺。

我对汉初的历史一直比较混乱,但是看了《天意》以后,一定程度上增长了我的知识广度,并且从此对韩信有了不可名状的亲切。现在写这个读书笔记,又让我有了重读小说的冲动。可惜的是,我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单行本的出售。我很想拥有,真的。

狗尾续貂:

《天意》最早发表于2004年科幻世界,可惜没有查到具体是第几期,又有说法是专门发表了增刊。接近20年前的事,我确实记不住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肯定是看的纸质版——现在应该就藏在我的N多本《科幻世界》中。仍然还记得看完书的激动心情。在此之前,看过的科幻大多是短篇,大多是外国作品,大神如刘慈欣、王晋康的也不算太过出圈。但历史老师的这个故事,确确实实地吸引了我,让我满心满意地等着出单行本。求而不得也使这部小说成了我内心的“白月光”与“朱砂痣”。

写完读书笔记的后来,我认识了辛哥;后来的后来,我跟着回他的乡坝头老家,百无聊赖,找他的书看,然后在某个柜子的角落里看到书脊花里胡哨地写着《星云》。按照我选书的尿性,这种碰瓷科幻的玄幻、魔幻之类的标题,我是根本不会甩去任何眼光的;结果我的散光看到了书脊上还印了极小的“科幻世界”,出于对这四个字的尊重,我还是抽了出来——果然是恶俗的封面图。我又看了看柜子里别的书名,都是《C语言》《新概念英语》《标准日语》之类,唯一跟文学相关的,大概是《水煮三国》和《复活》。我劝说自己,手里面的这本《星云》,大概是最接近我阅读趣味的了。再忍着翻开了扉页,竟然还有题字:赠宏哥一切顺利!落款是一个肖姓友人,2005.7.1。

现在我无比感谢这个肖姓友人,并非不带大名,实在是签名太有艺术性,我没认出来。他当年送的这本书,就是《天意》最早的单行本——虽然我至今也不明白为啥封面要用《星云》二字——据说此书全国大卖15万册,况且手里的这本还是首版首印的12000册之一。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内页《天意》钱莉芳几个字的欣喜,大叫“你竟然有这本书!”雀跃地跟辛哥分享说我找了这个单行本好久好久!他大概的表情是淡漠,说故事很一般啊。其时还未结婚,我还在他面前装矜持,只是在心里暗骂“你懂个P,把科幻与历史巧妙融合,这几乎算是开创了东方科幻的新纪元。”果然,此后东方科幻节节走高,甚至直到本月初,大神郝景芳刚连载完的《宇宙跃迁者》,也借鉴了不少科幻+历史的元素。

后来搬家,我很嫌弃他的书,不想沾染《大败局》《产业链阴谋》《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之类的铜臭气,不欲跟他共用书柜,但独独留下了这本《星云》,甚至成为了我的心头好之一。

刚才辛哥下班回家,看我在电脑前孜孜不倦,偏过头看我打字提到这本书,告诉我说,大学毕业不久,肖姓友人就因意外辞世,此书之珍贵,又添一分。我连忙打开玻璃柜,将此书与另几本有作者亲笔签名的书放在一起,给予了它我四百余本藏书的最高待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天意》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