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继续读《故乡的食物》,汪老提到了“葵”这种食物,说是冬葵,原来就是我们这边常见的冬寒菜。冬寒菜极贱,只要撒下种子,一般都能成活,而且长势喜人。摘了来,把茎上的丝仔细撕了,然后煮白水,拍一点老姜提味,放点毛毛盐,煮好就是美味。尤其冬寒菜自带粘液,煮熟后入口爽滑,很是符合“羹汤”粘稠的特征。我从小爱吃,得知它竟然是千年前的食物,却能够在千年后仍然勾起我的味蕾,于是对它的好感更进一层。
葵出现在古诗中,大概最早是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我记得古代文学期末考,老师划范围要求我们背诵十几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当时背过就忘了,也没去细究。想起“葵”的美味后,又仔细背了几遍诗,倒读出了一点心得。
老人年幼离家打仗,年老方才回乡。还未到家,先碰到了熟人,于是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向熟人打听:我家里人都还好吧?兄弟姊妹们都还健在吧?可是熟人的回答浇了一盆冰水:你看那远处的房子就是你的家,松柏成林坟成堆。老人蹒跚走近房子,只见有野兔从狗洞中跳入,惊起了野鸡飞上房梁,原来这房子久无人住,早已破败不堪。进门后,庭院中长满了野生的谷子,井边长了野生的冬葵。家中已无粮食,老人只能就地取材,舂谷做饭,摘菜做汤。饭菜好了,老人却不知道能送给谁吃,谁又能陪自己吃?于是怅然出门东望,希望能看到什么人,然而什么也没有出现,想起一生遭遇,不禁涕泪纵横,沾湿了衣裳。
我想到了三个对比:
第一层是老人与乡里人的对比。老人年幼离家,而回乡后还能碰见熟人,而熟人仍然能认出老人,可见这乡里人也是上了年纪了,于是出现第一次对比:当老人远离故土,在战场上朝不保夕,性命堪忧的时候,同龄人在家乡平静安稳地生活,也许正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同年不同命”的对比,让人感到了个人命运的偶然与未知。
第二层是老人与家里人的对比。归乡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分享,就被眼前的情形打回现实,松树柏树的掩映下,是家里人的坟墓。这里面一定有父母的,也许还有兄弟姊妹的。先去的人还能有后人帮着收殓,在坟旁种植松柏;而后去的人,却不知能否入土为安了。老人离家几十年,亲人们也许是自然死亡,却更有可能是被现实社会折磨致死。战场上风险重重,自己仍然侥幸捡回一条命,亲人们偏安家乡远离战火,却还是逃不过家破人亡的结局。足可见个体生命在社会背景中低贱如蝼蚁。
第三层是我自己的解读:老人与战友的对比。老人出门东望,思绪万千,也许就有对战友的怀念。战事可能还未结束,想起同袍之谊,甚至是想起众多战死的战友,自己眼下处境虽然凄凉,但总算身归故里。那些捐躯的战友,过早消逝的生命,却湮没在了时光中。这种苟且偷生的自责,与孤苦无依的未来,怎能不心下凄然,涕泗磅礴?
然而我对这个结尾颇有微词,很想狗尾续貂加上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再说还有刚做好的久违了的故乡美食:冬葵,换成是我,定然吃饱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