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林徽因说的假古董,却是吴冠中笔下的真江南

六月的出行,总是雨水相伴。好在去的地方,就以烟雨闻名。入梅前的这一场雨,正好带着它从水墨画的意境中走出来,换上浸透的墨绿,配着画中的白墙黑瓦,还原了吴冠中先生笔下江南水乡。

从虹桥火车站坐高铁,到武义北下车,再乘半小时不到的出租,就到了武义璟园,一个古名宅博物馆。坐两个半小时的高铁,不只是为了逛一次博物馆,而是一次两夜三日的短途旅行。赶在大多数人还没有勇气出行的空挡,捡得一个促销价的便宜。又听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有温泉池,酷爱泡温泉的我,自然是秒下单。

没有计划,没有攻略,毫无目的,只想在这个幽静的环境里,奢侈地挥霍时间。随意地庭院漫步,路延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如同一次漫长的冥想,放松,空灵,无用,闲暇。

绵绵细雨中的酒店后院,触目可及之处,便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又被茂盛浓密的绿色层层叠叠地包裹着。想要用相机临摹出吴先生画中的景,却因为太多的树木的遮挡,使画面显得拥挤不堪。吴先生的神画笔做了取舍和提炼,而我的相机是写真的机器,对于我这个还在摄影门口徘徊的人,展现的画面也就只能是按下的快门。唯一的满足,是真实,是吴先生同款的春阴。有个篆刻家朋友对我说过,不能引起感动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可惜我离那个被感动,不甚遥远。那就,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你我可以在这里,游荡于现实和超现实。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一直向前,跨过一座小石桥,桥下的池塘里,睡莲正在雨中静静地绽放,点缀了素雅的水面。走到小径的尽头,有一个半圆顶的拱门,拱门边的墙上有一块精致的深红色小招牌,上写着璟园二字,毫不张扬,带着禅意低调地表明身份,这就成了我印象中的博物馆的气质。

此时,又有些恍惚,明明是下榻了璟园酒店,怎么这里出来一个招牌?一打听,才知道酒店是这一大片园林中的园中之园。它和博物馆一墙之隔,又融为一体。跨过这道拱门,好像穿越了时空,是红楼梦的大观园,是胡雪岩的宅邸,还是妻妾成群的深院,一概无从知晓。可跨过马头墙高高的门槛,隔着挑空的院子,抬头看见一扇扇窗,不知是真的古老,还是加工的古老,映射在视觉里的,都显现出年代感。屋檐下,窗子上的雕花,连同曾经在幽暗的深闺中翘首期盼的无奈女子,都属于主人的富贵。

据说这里的建筑,都是从赣皖浙一带收集起来的老建筑,或是快要倒塌的旧房,用精湛的手工技艺,再在这里重新组合复原,呈现出一栋栋几百年前的传统庭院建筑。从开始动工到现在这样的规模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古名宅聚集的地方游荡,小巷,长廊,亭台楼阁,茶室书院,无不典雅古朴。

不由地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梁思成抱着要被拆掉的北京老城墙痛哭,想起了林徽因说的那句话: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可又有谁能阻止开发商的资金如洪水般滚滚流动,让发展的铁蹄脚下留情,避开迈过历史的印记?即使如璟园这样的博物馆,耗资巨额而建立起来的,又有多少真古董的成色?

罢了罢了,暂时打住烟雨中的遐思,回酒店房间,在庭院里的那个温泉池,泡一个舒舒服服的温泉澡。据说,武义的温泉矿物质含量甚高,起因于这里盛产萤石,在开采萤石的过程中,地壳深处涌出了汩汩温泉。于是,有了温泉度假村,温泉酒店。

这里的温泉,是货真价实的。正好用这温暖的温泉柔化我的身心,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洗刷掉都市里的尘埃。

这里或许是林徽因说的假古董,却是吴冠中笔下的真江南。这里有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承。

大柒W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这里是林徽因说的假古董,却是吴冠中笔下的真江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