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小朋友分享林语堂先生关于孤独的一段文字,他觉得很特别。随后我们便搜了林先生的文章来读,被幽默的语言和跳脱的思维感染着,看完不过瘾,连夜淘了两本书。
选书的时候比较随意,收到才发现,《人生不过如此》、《人生的态度》这两个主题,对于40岁的伪文艺女青年来说充满着浓浓的灵魂拷问的意味。你的来路怎样?
有多少欢笑?又有多少泪水?
有多少痴狂?又有多少淡然?
有多少激情?又有多少颓丧?
有多少诗意?又有多少苟且?
有多少坚持?又有多少放手?
……
我们从天真无邪的童年笑着出发,走过满怀憧憬的少年,走过日月光华的青春,走过负重前行的而立,悄悄地来到了沉静的中年。
是怎样的善与真笑对着白天?又是怎样的伤与痛低吟在深夜?
是怎样的慷慨激昂踌躇满志?又是怎样的断鸿声里栏杆拍遍?
是怎样的义无反顾大步向前?又是怎样的繁复琐碎一地鸡毛?
是怎样的豁达大度不着痕迹?又是怎样的缠绵悱恻恋恋不舍?
是怎样的无畏趟过了那些暗流?又是怎样的失落徘徊在一片虚无?
……
人生不过如此,周遭的一切来来去去,我们矛盾着、前行着……但我们还可以是最初的自己,总有一些事,让我们觉得温暖,让我们满怀深情:
还记得童年蹦蹦跳跳着走过的小路吗?
还记得紧紧捧在手心里的小麻雀吗?
还记得和你从小玩到大的狗狗们吗?
还记得宠过的那些的调皮的猫咪们吗?
还记得春天槐树枝头的鹅黄色的嫩叶吗?
还记得夏天草叶尖儿上的晶莹的露珠儿吗?
还记得秋天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吗?
还记得冬天花草树木都被幻化成仙境的大雾吗?
……
人生不过如此,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前路漫长,还会有痛,还会受伤,但一样还有欢笑,还有美好,还有不断延展的续章。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走接下来的路?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张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