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上野千鹤子老师和漫画家田房永子一天对话的记录,对谈辛辣幽默又有深度,还有田房女士配的可爱插图,难得是两位对谈者都坦诚分享了个人经历与对家庭生活、母女关系、个人成长的思考见解,看后让我觉得两位都是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去改变社会的了不起的女性啊。
因为这本书推荐的人已经很多了,我就写了些自己的碎碎念吧。这对我来说是本阅读体验极佳的书,我看的是纸质版,边看边会用铅笔在书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仿佛自己也加入到上野老师和田房女士的对话中。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须对弱者展开想象力。”让我想到之前看《海边的卡夫卡》中我最喜欢的两段话:
虽然一直很喜欢上野千鹤子老师的东大演讲,但是看这本书之前一直没看过她的作品。坦白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话题过于沉重,出于自我保护而逃避。我很赞同我在CUHK念Gender Studies时一位老师说的:对于所有在乎女权主义的人来说,去探究的过程一定都是伴随切肤之痛的。
看这本书中上野老师遗憾上一代女权主义者奋斗总结出的概念未能够被年轻一代继承沿用,以及田房女士想要通过自己的画笔,以漫画家的身份去对抗媒体中病态的性别意识形态。我知道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不会想再远离这个话题。希望下次上野老师再出书,不必感觉是“从零开始”。
让我不吐不快的一点是:虽然书里基本都是用“女权主义”,但是书名选择使用“女性主义”还是让我有些惋惜。尽管本质上“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是因为觉得“女权”听起来更刺耳或更有争议而不选用,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女权主义”的误解。
但凡稍微对于“女权”这个词有一定了解的人,就知道“女权即平权”,女权追求的不是某一个特定性别的特权,而是希望人们不会因为性别而对他人(不仅仅是女性,也包含男性和其他不以二元性别定义自己的人)产生偏见。而不叫“平权主义”叫“女权主义”的原因,不妨参考为什么“Black Lives Matter”没有叫“Human Lives Matter”。
PS另外文中P53注释中谈到的初夜权,已有多个严谨的学术研究都显示为谣传,而非历史事实。